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文学批评研究大体有这样两种倾向:一种是追新逐异,另一种是固守传统。人们或把外国文论看作现代文论的范式、我国文论的出路所在,大有耳目一新、茅塞顿开之感;或抱着拒斥的态度,把外国文论视为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的泛滥,内心惶惶,实有朝不保夕之感,一时间无所适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先霈教授,在广泛吸纳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思辨哲学智慧学养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文学审美特性的,集合西方逻辑思辨与东方审美灵性的、圆形思维指导下的圆形批评观念。其理论贡献主要表现为:第一,王先霈对独立性文学批评学科的倡导,从观念层面、话语层面到活动层面,为我国新时期文学批评学的建设树立了科学的学科观念;第二,王先霈对开放性文学批评方法的倡导,以及他所确立的新型圆形思维模式返本开新,成功实现了“古代文学批评的灵动和现代文学批评的精确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综合”,从而为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当代文学批评能够更好地参与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找到了一条更具民族化的思维新径,同时也为建构一种更为先进、更具民族化特征的文学批评观念奠定了思维基础;第三,王先霈对统率性文学批评观念的倡导,从文学批评的可操作性技术层面到超越技术层面,为新时期的文学批评学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批评体系,一种能涵纳各种批评方法的圆形批评模式”,提供了一种更为综合、辩证、更富统帅性意义的批评观念,它“预示了21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多元共存,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以圆形批评为核心的文学批评学研究道路上,王先霈“筚路蓝缕”、“返本开新”、“纵横捭阖”,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行者虔诚地践行着自己“智欲圆而行欲方”的学术人生,其圆形批评论也以鲜明的问题意识、民族意识和开放意识,成为我国新时期文学批评学研究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范畴。目前学界对圆形批评论的实践性问题尚有一定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