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头、体针并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高素荣教授《汉语失语症检查法》)的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刺加常规言语治疗组(观察组)30例和单纯常规言语治疗组(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言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言语治疗同时,予头体针针刺治疗。针刺治则及方法为科室经验,治则为活血化痰、醒脑开窍,穴选头针语言区、百会、四神聪、哑门、金津、玉液、聚泉、上廉泉、通里。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肝阳暴亢型、风痰阻络型、痰热腑实型、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五个证型,分别给予配穴加减。每周一到五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六日休息。两组都观察30天。治疗后比较患者汉语失语检查(自发言语、口语理解、复述、命名)、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中医证候的变化等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并进行了中医证型分布的观察。结果:1疗效比较:头体针刺加常规言语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常规言语治疗组(观察组有效率80%,对照组有效率63.3%),经过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2汉语失语检查:两组经治疗后自发言语、口语理解、复述以及命名等4种语言功能均明显改善,复述和自发言语的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3 NIHSS评分:两组治疗后其NIHSS评分均减少,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减分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面色、精神、大便、食欲及舌象一般中医证候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其中大便情况观察组改善显著。4中医证型:证型分布分析表明:中风运动性失语患者急性期以痰证最普遍,占73.3%,包括风痰阻络型43.3%,痰热腑实型30%,气虚血瘀型占15%,肝阳暴亢型3.3%,阴虚风动型8.3%。结论:头、体针并用结合常规语言治疗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能够增强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和整体症状,该方法安全有效,对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证型分布分析,为失语症中医从痰论治提供了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