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社会资本纳入分析框架,从微观层面深入到腐败均衡的运行机制,尝试给出一般意义上的腐败稳定均衡形成以及演化机制,并佐以实证检验。通过梳理出腐败研究领域的趋势和进展,作者试图阐明本研究的定位以及努力方向。在将容易混淆的寻租与腐败做出概念上的区分后,说明了腐败形成机制理论进展以及目前理论和实证上的困难。由腐败行为隐蔽性、参与者多维人格诉求以及环境依赖性等原因导致的困难,要求在理论上引入经过严格界定的其他社会科学概念作为内生变量,并审慎地将其程式化,以描述个体间合作并拒绝腐败的可能性;在研究工具上使用演化博弈论,处理既有环境约束下人群的交互作用以及该作用下既有环境的演变;在实证方法上采取特定领域的微观数据,从主体、动机和行为模式等方面更好地测度腐败。接下来,作者致力于解释社会为什么会形成高低稳定的腐败均衡,并推导出腐败系统向稳定均衡收敛的过程、路径形成以及改变的条件。分析表明,在给定环境下,如果社会成员非集体理性行为不受约束,腐败将成为行为人的占优策略,全社会也会因之陷入高腐败均衡―陷阱‖;在模型引入社会资本因素后我们发现,在腐败成本既定的情况下,成员间自发的信任感会约束其从事腐败活动的概率,系统形成多个均衡解,从而使社会摆脱―陷阱‖。在多期腐败系统中,多个可能的均衡会向两端收敛,形成高低这两个稳定均衡,收敛的过程可分别称之为高低腐败路径。在其过程中,信任程度的大小是决定系统在长期将走向何种(高或低)腐败路径的关键。另外,腐败路径的变更则取决于当期社会成员道德特质、信息透明度和反腐行政力量等突变因素的影响。最后,我们针对上述结论,设计各主要变量所对应的指标,历时一年多,采集了来自全国艺术招考的腐败数据。在对微观大样本数据集进行多个逻辑回归,并绘出腐败趋势模拟图后,基本验证了理论部分所做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