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树林生境异质性与鱼类多样性的维持之间关系密切。相比其它生境(如海草床、珊瑚礁),红树林区的鱼类大部分以幼鱼为主,且种类多、密度高。红树林与鱼类关系的三个主要假说如下:(1)结构异质性假说:红树林本身的结构多相性对鱼类有特别吸引力;(2)逃避捕食假说:红树林复杂的根系结构可以降低幼鱼的被捕食率;(3)摄食假说:红树林比其它栖息地为幼鱼提供更为充足的食物。本文从结构异质性假说出发,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样地,探讨红树林微生境异质性与鱼类多样性的关系。
选择了海南东寨港湾的湾口(塔市)、中部(山尾头)、湾底(三江)的各2个代表性的红树植物群落,对不同红树群落内的鱼类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生物量以及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动态变化等进行了研究;采用排序(CCA)方法分析了东寨港的鱼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尤其是红树植物群落特征)之间的关系。
实验从2009年3月开始到2009年12月结束。以3、6、9、12月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季度调查一次,每次连续调查一个潮水周期(15天),每天用笼壶类定置网(又称蜈蚣网)在每个红树植物群落内布网捕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调查期间记录到鱼类39种,分属于7目20科。其中鲈形目11科28种,占总种类数的70%,呈绝对优势。鰕虎鱼科种类最为丰富,有13种,远远多于其它各科。
2.红树群落内生境的鱼类具有如下明显的特征:(1)小型暖水性底栖鱼类的高密度分布是林内鱼类的显著特点。整个调查期间共捕获各种鱼类2653尾,体长在5-10cm范围内的有1859尾,占总个体数的85%;体重在109以下的有1817尾,占总个体数的68.5%。(2)东寨港红树林内各种鱼类的丰度相差很大,少数几种优势种的数量占了鱼类样品总数量的绝大多数,表现出极大的不均匀性。优势种(8种)为:青斑细棘鳜虎鱼(Acentrogobius viridipunctatus)、犬牙细棘鰕虎鱼(Acentrogobius caninus)、鲻鱼(Mugil cephalus)、棱鮻(Liza car inata)、斑纹舌鰕虎鱼(Glossogobius olivaceus)、舌鰕虎鱼(Glossogobius giuris)、小鳞沟鰕虎鱼(Oxyurichthys microlepis)、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常见种为:绿斑细棘鰕虎鱼(Acentrogobius chlorostigmatoides)、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眶棘双边鱼(Ambassis gymnocephalus)、星点东方纯(Fugu niphobles)、鮻属sp.。其中,春、夏季的主要优势种是青斑细棘鰕虎鱼;秋、冬季的主要优势种是犬牙细棘赧虎鱼。
3.六个生境中鱼类的生物多样性存在差别,其中塔市白骨壤群落中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及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均最大,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大的则是山尾头的角果木群落。此外,对4个多样性指数进行季节性分析,发现:不同的红树群落内鱼类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与其它地区的水域相比,东寨港红树林内生境中鱼类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2.30)与美国佛罗里达(2.44)和马来西亚(1.99)的林内潮水相比,位于两者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0.62)低于美国佛罗里达(0.69)及马来西亚(0.80)。
4.鱼类的种类数、个体数以及生物量,在不同的红树林群落、不同的季度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00)。
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个红树植物群落内生境的鱼类结构被明显地分为3组,湾口的白骨壤群落和红海榄群落、中部的海莲群落和角果木群落、湾底的海莲群落和秋茄群落三个独立的鱼类群落。
6.红树植物的密度、盖度、根的密度、凋落物的年产量、落叶的C/N含量比、落叶的蛋白质含量、水深、水体盐度对鱼类区系的分布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水体盐度是影响最显著的环境因子(P=0.032F=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