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对于中国文人来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文革”叙事因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个部分,对“文革”叙事相关的研究更是前赴后继,但是作为偏纪实文学性质的“文革”回忆录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鲜有人对其作深入研究。不得不承认,“文革”回忆录对于中国文学史的价值,甚至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文化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文革”文化创伤建构方面,相比虚构文学,“文革”回忆录的呈现方式更能在引起共鸣中形成团结的气氛。文化创伤建构理论源自耶鲁大学教授亚历山大的《迈向文化创伤理论》,理论多用来对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灾难的反思进行阐释,笔者认为文化创伤理论对于中国反思“文革”有很大的启发性,本文以80年代以来所能收集到的“文革”回忆录为研究对象,结合亚历山大的文化创伤建构理论,探讨“文革”文化创伤建构的可能性与建构的艰难性。本文选取的三十六本回忆录,写作时间横跨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和新世纪以来的所有相关回忆录,回忆者在“文革”时期的身份包括老干部、知识分子、红卫兵、造反派、知青和普通人。本文试图在时间上理清“文革”回忆录作为“文革”记忆的发展脉络,在空间上挖掘出“文革”记忆的丰富性,以此探寻“文革”回忆录对于“文革”创伤建构的价值与缺失。文章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将所选取的八十年代以来至今的“文革”回忆录作品围绕作品在回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伤性质分为“言伤”、“思伤”、“隐伤”三个时期进行具体的分析,其中言伤包括言历史之罪、自身之难与亲友之情,思伤包括思个人之罪、大众之恶与文化之痼,隐伤包括怀青春之乱、启蒙之艰与成长之曲。第二部分将重点阐述“文革”回忆录作品的创伤叙事特性,从被建构的叙事策略、以社会正义为道德出发点的叙事伦理,与公共空间允许范围内的叙事空间三个方面详细的论述了作为纪实文学性质的回忆录叙事受到的来自体制、道德与文化方面的影响。第三部分以亚历山大文化创伤建构理论为参照,将“文革”回忆录表现出来的回忆热情与当下大众“文革”创伤记忆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对比分析,“文革”回忆参与的广泛与代际认知的差异,“文革”回忆内容的丰富与对深层次创伤的选择性遗忘,“文革”罪恶忏悔的普泛与创伤认同的淡漠,“文革”回忆背后包含的价值的多元与凝聚性的缺失,通过对比,揭示了“文革”创伤建构之路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