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覆盖在植物表面的蜡质层在植物抗旱、抗高温辐射和抗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测定高、低蜡质亲本及其后代株系抽穗灌浆期叶片表皮蜡质含量和反射光谱特征,以期建立小麦叶片表皮蜡质含量快速估测的方法;同时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生理性状和生物量、经济产量、收获系数等农艺性状,分析其对光合与农艺性状的效应,以明确小麦表皮蜡质含量与生理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合理利用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覆盖在植物表面的蜡质层在植物抗旱、抗高温辐射和抗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测定高、低蜡质亲本及其后代株系抽穗灌浆期叶片表皮蜡质含量和反射光谱特征,以期建立小麦叶片表皮蜡质含量快速估测的方法;同时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生理性状和生物量、经济产量、收获系数等农艺性状,分析其对光合与农艺性状的效应,以明确小麦表皮蜡质含量与生理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合理利用表皮蜡质这一性状奠定基础。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建立高、低蜡质小麦亲本杂交构建的后代群体为
其他文献
荞麦含有均衡的蛋白质营养和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同时荞麦因具有生育期短、抗逆性强及耐贫瘠等特点而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救灾补给作物。苦荞作为食药兼用作物,被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癌症及肝硬化等疾病的辅助治疗。但苦荞中存在多种过敏性成分限制了苦荞产品的开发利用。荞麦过敏原的研究已经成为荞麦营养研究的热点之一。对荞麦过敏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过敏蛋白的鉴定、分子特性分析和过敏表位分析
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设置免耕稻草覆盖(T1)、免耕稻草覆盖+地膜覆盖(T2)、免耕稻草覆盖+地膜覆盖+小拱棚(T3)和免耕覆土栽培(CK)4种栽培模式作为处理,试验用马铃薯品种为早熟品种——荷兰薯15号。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研究不同马铃薯栽培模式对免耕马铃薯农艺形状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探讨不同栽培模式下免耕马铃薯的产量及品质的形成原因,最终提出免耕马铃薯的最佳栽培模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宁夏地区有广泛种植,已成为宁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但由于宁夏地处西北,年降雨量小且蒸发量大,而且栽培方式落后,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不高。马铃薯水肥耦合与供水模式的研究,为宁夏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生产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本试验以冀张薯8号为供试品种,采用五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处理条件下的水肥耦合效应及其生理生态效应。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和进展: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a striiformis f.sp.tritic)引起的一种气传性小麦叶部病害。在我国西南、华北、西北麦区小麦条锈病危害严重,陕西省是小麦条锈病的常发区,也是小麦条锈病东西部菌源交流的“桥梁”地带。因此,掌握该地区小麦主栽与后备品种对我国目前条锈菌优势小种的抗性水平,明确小麦主栽和后备品种(系)中抗条锈病基因种类和分布情况,可为利用抗病品种合理布局
冬小麦叶片按照发育的先后顺序依次衰老称为正序衰老,反之称为逆序衰老。将逆序衰老发生率高于一定数值的小麦称为逆序衰老小麦,而逆序衰老小麦中并非所有茎都呈逆序衰老状态,有的茎叶片依然呈正衰老状态,将正序衰老的茎称为正序衰老茎,反之称为逆序衰老茎。本文以逆序衰老发生率较高的小麦品种温麦19、豫麦19和兰考矮早8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与室内生理试验的结合,研究了在小麦逆序衰老现象发生期,低肥和高肥水平下,正
转录因子在植物受到逆境胁迫后对其相应的过程起重要作用,在感受到胁迫信号后,转录因子通过调控上游和下游一系列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相应的保护蛋白,使植物减少逆境伤害并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转录因子的研究是揭示植物抗逆境胁迫机制和培育抗逆性作物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选取了两个与小麦抗旱能力相关的转录因子Wdreb2和Wlip19基因作为本研究的候选基因,根据它们各自的序列,分别设计PCR引物,利用实时
夏枯草是我国重要中药材,其干燥果穗中含有熊果酸、迷迭香酸、咖啡酸等活性成分,具有重要药用价值。夏枯草在药品、保健品领域应用广泛,也不断被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目前国内外已经对其开展了本草学、生药学、种质资源、栽培技术、活性成分分析、药理作用等多方面的研究。但是,夏枯草品种单一、种质退化、栽培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夏枯草市场的发展。故本研究期望培育高产、优质的夏枯草新品种(系),改变夏枯草
干旱是限制小麦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的非生物环境胁迫因素,选育抗旱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是解决农业干旱问题的最有效途径。近年来,通过抗逆基因工程手段改良小麦的抗逆性已成为培育优良抗逆小麦新品种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以T5代抗旱相关转录因子基因W23的四个转基因小麦株系为材料,通过小麦苗期人工模拟干旱胁迫和成株期盆栽称重控水胁迫试验,对与小麦抗旱相关的形态、生长发育、光合等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抗旱性的生理
在外源基因转化过程中,筛选标记基因在植物的遗传转化鉴定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一旦获得转化植株后,标记基因的存在会带来潜在的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构建有效的删除筛选标记基因的转化系统,培育出无筛选标记转基因植株是植物转基因工程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由于利用基因枪技术介导的共转化法具有不受物种限制、可同时转入三个或是更多基因等优点,是一种获得无筛选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植株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基因枪
本实验选择“小偃22”小麦(TriticumaestivumLinn.)为材料,高铁血红素(Hematin)、硝普纳(sodiumnitroprusside,SNP)分别作为CO、NO外源供体,研究不同浓度Hematin、SNP对-1.2MPaPEG-6000干旱胁迫48h下小麦种子及幼苗的影响。研究外源CO、NO对小麦干旱缓解的效应,将提高我们对CO、NO在植物干旱适应中生理功能的认识,具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