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基单晶合金高温氧化及热疲劳行为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unfeng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具有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先进航空发动机的热端结构部件。在发动机服役过程中,热端部件长期暴露于高温环境下,长期的高温氧化会使合金抗疲劳、蠕变能力降低,诱发表面裂纹和缺陷的萌生,造成表面强度降低,加速了合金的失效。服役过程中的瞬时加速和刹车过程会导致热端部件温度的瞬时变化,产生瞬态热应力,其循环施加会导致部件局部的热疲劳失效。高温氧化和热疲劳的综合作用严重影响了热端部件的强度和寿命,成为了航空发动机安全服役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当前此类研究还较少,因此本文对镍基单晶合金开展长时高温氧化和热疲劳行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基于上述状况,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研究了镍基单晶合金在1050℃和1100℃下暴露2000h的长时氧化行为。氧化增重过程在1050℃条件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而在1100℃条件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氧化增重均大致遵循抛物线规律。1050℃条件下,第一氧化阶段外部连续致密的α-Al2O3薄膜快速在试样表面形成,并且颗粒状(Ni,Co)O在枝晶干区域快速萌生和生长。500h后氧化层大致呈现3层,外层为柱状(Ni,Co)O层,中间层主要为NiTa2O6,CoCo2O4,CoWO4,NiCr2O4和其他复杂化合物组成的尖晶石相,内层为连续致密的α-Al2O3。随着氧化层的剥落,1000h后氧化增重速率逐渐增加。而在1100℃条件下,初始形成的外Al2O3膜不稳定且不够致密,使其更易发生剥落,主要氧化产物为疏松多孔的(Ni,Co)O,之后三层氧化层结构逐渐生成,300h氧化后生成的内Al2O3膜不致密,氧化层易从内层发生剥落。由于氧化层不稳定且易剥落,300h后氧化增重逐渐遵循线性规律,第二阶段后期试样表面氧化侵蚀严重。分别向内和向外扩散的O2-阴离子和Ni2+、Co2+阳离子的双向扩散是氧化产物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2)研究了1000℃条件下镍基单晶合金的保护性氧化层α-Al2O3膜在2000h长期氧化过程中的演化规律。氧化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个氧化阶段,外α-Al2O3膜快速生成。在氧化750h之前,氧化增重遵循抛物线规律,抛物线增重系数与α-Al2O3膜的生长系数相照应。单层α-Al2O3膜较为稳定保持在样品表面,通过O2-阴离子向内扩散与氧化物/金属界面处与Al3+阳离子反应生成α-Al2O3来控制氧化过程。单层α-Al2O3膜的剥落区域的形状呈大致呈现圆环形,在剥落区域内由于Al元素的消耗而形成了(Ni,Co)O层。750h氧化后,氧化层整体结构呈现出三层形貌。随着Al元素的持续消耗,不连续的内α-Al2O3逐渐形成,使氧化层剥落行为较为严重并且氧化增重速率逐渐加快。α-Al2O3膜(控制膜)的演化进程在枝晶干和枝晶间区域不同步,枝晶间区域进程较为缓慢。3)研究了四种表面粗糙度镍基单晶合金的高温氧化动力学及其机理。在氧化初始阶段,外(Ni,Co)O主要在Ra=90nm和19 nm的试样表面产生。相应地,外部Cr2O3和瞬态外θ-Al2O3主要形成在Ra=509nm和182nm的试样表面形成。氧化180min后,所有表面粗糙度试样的瞬时抛物线增重系数(kp)值与α-Al2O3的抛物线生长系数逐渐一致。讨论了表面粗糙度对镍基单晶合金氧化行为的氧化机理。Al的外部扩散通量(DAl)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当选择性氧化发生形成保护性单层α-Al2O3膜时,所需的Al元素浓度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降低。4)研究了25℃(?)760℃/900℃/1000℃条件下V型缺口镍基单晶合金在瞬态热冲击过程中的裂纹萌生行为。缺口处主要有两个主裂纹萌生,其萌生位置大致位于缺口圆周的±45°处,生长方向与枝晶生长方向大致呈45°夹角。{111}<110>滑移系族主要被激活。基于三维瞬态热力耦合理论和应变速率及温度变化率相关的晶体塑性理论,建立了镍基单晶合金在瞬态热应力下的本构模型,模拟了分切应力、应变和损伤的分布及演化。水冷却过程中的模拟考虑了三个不同的表面换热阶段。模拟得到的的裂纹萌生寿命和位置均与试验结果一致。5)研究了25℃(?)760℃/900℃/1000℃条件下V型缺口镍基单晶合金在瞬态热冲击过程中的热疲劳裂纹扩展行为。三种加热温度下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行为均表现出“裂纹萌生-加速扩展-稳定快速扩展-减速扩展”的规律。稳定快速扩展阶段的裂纹扩展机理分别为的γ’相剪切,γ’相滑移剪切和γ’相变形滑移剪切。基于热疲劳裂纹萌生行为研究结果中所建立的瞬态热应力本构模型,结合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计算了不同长度裂纹模型的应力强度因子(K)和J-积分,通过引入裂纹极限长度影响系数keff,对热疲劳裂纹的扩展行为进行了模拟。三个加热温度下模拟得到的瞬时裂纹扩展速率与试验结果均具有较高的吻合度。
其他文献
航空航天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结构材料提出了新要求,隔热吸波一体化的轻质功能材料成为现今研究的重点。聚酰亚胺(PI)气凝胶由于其密度低、隔热性能良好、热稳定性能和机械性能优异等特点成为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理想材料之一。气凝胶低密度和复杂的三维结构可以有效延长传热路径,降低固相传热获得优异的隔热性能。同时气凝胶的高孔隙率特征使得绝大部分电磁波能够进入材料内部,是高性能吸波的优质基材。但PI气凝胶制备存在收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我国贫困地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高度叠加,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贫困地区各类主体功能区中,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布最广,占贫困地区总面积的76.52%,全国14个连片贫困
期刊
学位
2021年中国正式进入新发展阶段,珠宝行业作为中国消费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本文主要通过产业经济学的视角,以SCP框架(市场结构——企业竞争行为——产业绩效),详细阐述珠宝行业的市场结构和企业竞争行为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并对如何构建珠宝行业的新发展格局,提出了加强行业资本化建设、优化品牌群和产业集群的培育机制、提升行业出口贸易等的对策和建议。
目的 探讨运动处方分类细化法在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NLBP)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四川省骨科医院治疗的NLBP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使用一般运动处方干预,观察组运用运动处方分类细化法进行干预,分析不同干预方式在NLBP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对患者
噪声诱导的临界过渡现象普遍存在于真实系统中。它的出现意味着系统从一个状态空间完全演变到另一个对立空间,且往往会对人类的生活环境、经济、健康等造成灾难性影响。此外,临界过渡一旦发生,系统就很难再恢复到先前的状态。因此,噪声诱导临界过渡的早期预警一直是非线性随机动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关理论已经被应用到多个领域,指导灾难性临界过渡的识别与检测。目前,噪声诱导临界过渡的早期预警方法主要集中在基于临界慢化
随着造船业的不断发展,船舶用板材不仅需要满足较高的力学性能,其轻量化,无磁化,降噪减震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泡沫夹芯结构复合材料因具有轻质高强、吸湿率低、耐腐蚀、吸声、隔热等优点,已开始广泛性地进入船舶制造业的视野。然而,目前主流的三明治结构泡沫夹芯板大多存在撞击后易开胶分层的弊病,严重影响其服役性能。因此,本文尝试以一体化织造成型的三维机织间隔织物为骨架,环氧泡沫为填充物开发一种整体性能优异的新型
随着导航卫星相关技术的发展,由多径信号引起的定位误差被认为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GNSS)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在城市峡谷等障碍物密集条件下,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多径信号的出现与消失不仅和载体与导航卫星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还与载体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此时多径信号呈现出短延迟、快时变、高动态等特性,很难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来全面刻画多径误
学位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机械性能优异、耐热性能好、轻量化、可回收利用等特性,聚醚酮酮(PEKK)是半晶性热塑性高聚物,熔点可通过变化分子链中对苯(T)和间苯(I)结构的比例调控。纯树脂和复合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受温度、保温时间和压力等条件变化的影响,性能也会有所差异。本文通过模压成型法制备了PEKK板材和碳纤维/聚醚酮酮(CF/PEKK)复合材料,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纳米压痕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