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液净化技术做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而使患者的病情得以控制,寿命得以显著延长。目的: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及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在系统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疗效方面的优势及劣势,尤其是对患者体内大、中分子毒素清除存在的差异。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的清除效果及透析充分性进行评估,以便指导临床选择更为适宜的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尿毒症患者,达到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尿毒症毒素,特别是降低由于大、中分子毒素在体内积聚及清除不充分所导致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使患者透析充分化,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1.选择2012年07月~2013年07月期间在吉林省人民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及血液透析滤过组。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治疗频率每周3次,每次治疗时间为240min;血液透析滤过组为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每隔5次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用血液透析滤过替换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一次。2.两组患者均在第6次透析治疗开始前30min、透析治疗结束后30min及第7次透析治疗开始前30min于肘正中静脉采血,测定血尿素、血肌酐、血尿酸、血钾、血磷、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同时计算尿素清除指数、标准蛋白质分解代谢率、时间平均尿素浓度。3.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构成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透析前,血尿素、血肌酐、血尿酸、血钾、血磷、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透析后较透析前均明显下降,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透析后血尿素、血肌酐、血尿酸、血钾、血β2微球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磷的清除,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比血液透析滤过组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旁腺激素的清除,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比血液透析滤过组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β2微球蛋白的清除,血液透析滤过组比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清除,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比血液透析滤过组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清除指数、标准蛋白质分解代谢率及时间平均尿素浓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透析方式都能够有效的清除患者体内尿毒症毒素;两种透析方式都能对尿素达到透析充分。在清除患者体内增多的甲状旁腺激素及血磷方面,高通量血液透析更为有效;在清除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方面,高通量血液透析更为有效;在清除患者体内增多的β2微球蛋白方面,血液透析滤过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