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1型糖尿病(type 1diabetes mellitus,T1DM)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一种,常发病于青少年,主要病理表现为胰岛β细胞功能低下,胰岛素分泌量减少,临床表现为胰岛功能低下导致的糖代谢紊乱。T1DM起病较急,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可出现明显下降甚至发展为衰竭,早期并发症即可出现,如糖尿病酮症甚至酸中毒。T1DM有自身免疫性和特发性两种类型。T1DM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其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自身免疫因素有关。新兴的证据支持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影响这一概念,这种影响可以维持肠道及其外围正常的免疫稳态。在某些条件下,肠道微生物会引起病理性的免疫反应,导致肠道和其他器官组织产生炎症。事实上,最近从一些遗传易感个体中收集的数据表明肠道细菌菌落的改变可能参与到胰岛破坏的机制中。在T1DM动物模型上完成的研究显示,操纵动物模型的肠道微生物,可以防止胰岛的破坏,其机制可能包括上调适应性和固有免疫系统。假设上述结论成立,肠道微生物与T1DM的发生有关,那么我们便可以通过外用药物或者食物调整肠道微生物,以减少T1DM的发生,延缓其进展。但是,究竟是哪些细菌影响了T1DM的发生,各细菌数量发生何种变化时T1DM发病率会升高,迄今为止,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还很少,本实验通过收集T1DM患儿和健康对照儿童的粪便标本,通过阅读既往文献,筛选出5个菌属(大肠杆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行荧光定量PCR反应,比较T1DM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5个菌属表达量之间的关系,以期明确1型糖尿病患儿与健康儿童之间的肠道菌群差异。目的初步探究1型糖尿病与健康儿童的肠道菌群差异。方法收集35例T1DM患儿及35例健康对照组儿童新鲜粪便,提取DNA,纯化后行荧光定量PCR,记录各样本Ct值,比较两组间差异。试验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样本定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标准α=0.05,当P<0.05时认为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1DM组中双歧杆菌属基因相对表达倍数降低,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0.05);大肠杆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拟杆菌属的基因相对表达倍数的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结论T1DM组患儿肠道内双歧杆菌属含量较健康儿童减少,该现象可能与T1DM发病相关,两者之间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