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pielberger将焦虑分为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是指在焦虑倾向上所表现出的相对持久的、稳定的个体差异,即把外界环境刺激知觉为危险的或有威胁的倾向,以及对这个威胁可能产生焦虑反应的倾向,而状态焦虑是一种暂时的紧张情绪状态。在大量的有关特质焦虑的认知研究中,研究者围绕特质焦虑与注意偏向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相关理论。特质焦虑的注意偏向理论认为,特质焦虑者对环境中的威胁性信息过度警觉。大量研究表明,注意偏向受状态焦虑、刺激的威胁程度和刺激呈现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采用不同的实验范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注意偏向的特点。通过考察不同因素对注意偏向的影响,就可以揭示特质焦虑者注意偏向的内在规律。本研究包括三个部分,分别采用点探测任务、线索靶子任务和快速序列视觉呈现任务,基于状态焦虑、刺激的威胁程度和刺激呈现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从注意的空间加工、注意的解除以及注意的时间加工着手,探讨特质焦虑者注意偏向的特点。实验材料为从国际情绪图片系统(IAPS)中选出来的图片(高威胁图片、低威胁图片和中性图片)。根据Spielberger的特质焦虑问卷(STAT-T)和Marlowe-Crowne的社会期望量表,从4000名大学生中筛选出336名学生作为本研究的被试,其中高、低特质焦虑组各168名。研究结果表明:(1)在高状态焦虑条件下,刺激呈现时间为500ms时,高特质焦虑组存在对高、低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这是由于高特质焦虑组对威胁信息的解除困难所致;刺激呈现时间为1250ms时,高特质焦虑组存在对低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低特质焦虑组仅在刺激呈现时间为500ms时存在对高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2)在低状态焦虑条件下,刺激呈现时间为500ms和1250ms时,高、低特质焦虑组对高、低威胁刺激都没有注意偏向。(3)在高状态焦虑条件下,高特质焦虑组存在对高、低威胁刺激的注意时间加工偏向;低特质焦虑组仅对高威胁刺激有注意时间加工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