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超深亚微米互连效应与物理设计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d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成电路特征尺寸进入超深亚微米级,使得芯片速度更快、功耗更低、芯片整体功能更强,且成本更低。然而,随之而来的串扰(crosstalk)效应、天线(antenna)效应,以及IR压降等互连效应问题也成为后端设计的瓶颈,制约着集成电路的发展。新的工具、方法、和设计流程对于设计的成功越来越重要。 本课题根据集成电路超深亚微米物理设计与优化的技术要求,以新的工具、方法和设计流程为依托,旨在对超深亚微米层次下的所出现的信号完整性及物理设计中所出现的热点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首先,该研究着眼于当代物理设计的发展,基于超深亚微米互连特性、信号完整性等技术关键,对影响信号完整性的主要互连效应及其抑制方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超深亚微米物理设计的技术路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其次,在此基础上,对物理设计流程中的热点问题,诸如:高性能时钟布线、布图规划、布局布线、电源分布网络的设计与优化及寄生参数的提取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基于上述诸多项研究成果,确定了合理的技术路线及设计与优化流程。运用Synopsys超深亚微米级物理设计软件,实现了32位RISC CPU的物理级设计。该设计采用拥挤与时序双重驱动模式,有效的满足了可布线性与时序功能的要求。在设计流程中,进行了布局内优化、布线优化、搜索提炼、搜索修补、可制造性优化等多重分步优化方式,显著提高了设计质量。 本项研究针对影响超深亚微米物理设计的主要技术难点信号完整性问题,在提高电源规划质量的同时,分别对串扰效应和天线效应进行了相应的抑制。设计中,笔者成功地实现了布局后优化和布线阶段对串扰效应的抑制设计,进行了布线后的详细分析,完成了对残存的违规连线的完全修补。此外,在详细布线后,通过设定天线规则,采用高层跳线方式修补了违规设计,消除了天线效应,避免了低层跳线的昂贵代价。 本论文对超深亚微米信号完整性和物理设计流程所进行的深入研究,对当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物理级设计与优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意义。
其他文献
作者:李朝晖,1975年生,男,199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现为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光电子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多波长光纤激光器,双包层光纤激光器,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非接触式的射频卡它成功地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了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随着信息业和服务业的全球化,社会对信息载体的便携性、高安全性及易用性等方
对于全并行Viterbi译码器的设计及其FPGA实现方案进行了研究,并最终将用FPGA实现的译码器嵌入到某数字通信系统之中。 首先介绍了卷积码及Viterbi译码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对
碘是甲状腺素合成的重要元素之一,尿碘是衡量机体碘营养状况的主要指标。同时孕妇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碘摄入过高、过低对孕妇甲状腺功能、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及妊娠结局均有影
大自然在规律的循环往复中向前发展,生物的生命活动也有一定的规律性,生物学将之称为生物节律.生物节律影响着生物的生理状态和病理表现.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的研读整理,从
1986年5月初,我乘飞机赴切尔诺贝利出差.行前《旗帜》杂志来电话说:"我们等着您投稿.要把一切都写出来,而且要开诚布公.篇幅不限、形式自定."我们算是谈妥了.只有一点是我始
数字模拟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是数字信号综合技术,包括图像信号处理、有线与无线通讯系统中应用极为普遍的模块之一。 高速和高解析度是DAC现代应用
近年来,随着多晶硅TFT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被视为a-Si TFT的理想替代品。相对于a-Si TFT, poly-Si TFT有其明显的优势:高迁移率、高速高集成化、p型和n型导
<正>发达国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产业和企业集聚,尤其是人口快速向大城市聚集,出现了纽约、伦敦、东京、巴黎、首尔等大型城市。这些城
射频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的主要器件,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导致了通信系统带外的频谱杂散、旁瓣再生;同时非线性失真信号也给带内带来了失真影响,该种带内失真影响接收机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