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肿瘤放疗中危及器官分区约束的等效均匀剂量优化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iaochaoqi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基于危及器官分区约束的等效均匀剂量优化在腹部肿瘤容积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和生物学优势。方法:随机选取临床批准的经过剂量-体积优化的直肠癌和宫颈癌容积调强放疗计划各20例(A计划)。以A计划为基础,分别根据小肠,膀胱和直肠与靶区的位置关系,将危及器官进行分区并根据组织特性参数(a值)对剂量热点敏感性的不同,给予不同的a值进行等效均匀剂量优化(B计划)。根据a值越大对剂量热点越敏感这一特点,靶区与危及器官重叠部分的剂量相对其它区域来说较高,热点出现概率较大,取较大的a值10进行等效均匀剂量优化。重叠部分外扩且与小肠,膀胱和直肠相交区域的剂量热点出现概率相对重叠区域较低,a值取8,5和9;同理,其余小肠和膀胱以及直肠区域由于远离高剂量的靶区,a值分别取6.7,2.3和8.3。然后再以A计划为基础,对各危及器官整体约束进行等效均匀剂量优化(C计划)。且两计划股骨头a值都为4。最后对B计划,A计划和C计划进行剂量学以及生物学比较,并且通过SPSS 22软件对所得数据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B计划的靶区情况与A计划和C计划基本一致。相比于A计划,进行分区处理的B计划中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有不同程度降低。在直肠癌患者中,小肠和膀胱的平均剂量分别下降了2.5Gy和3Gy;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下降40%和13%;在宫颈癌患者中,小肠,膀胱和直肠分别下降了2.2Gy,1.1Gy和1.9Gy,小肠的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下降22%但膀胱和直肠都提高了1%。相比于C计划,进行分区处理的B计划中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和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在直肠癌患者中,小肠和膀胱的平均剂量分别下降了0.2Gy和2Gy;小肠的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提高7%,膀胱降低5%;在宫颈癌患者中,小肠,膀胱和直肠分别下降了1.4Gy,2Gy和0.8Gy,膀胱的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下降4%但小肠和直肠提高10%和8%。结论:基于危及器官分区约束的等效均匀剂量优化在腹部肿瘤的容积调强放疗中能够在保持靶区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显著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以及部分放疗并发症概率,对改善计划质量具有一定意义。
其他文献
<正> 甘温除热法是金元四家之一李柬垣,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理论,在《金匮》小建中汤治疗虚劳烦热的启发下,并结合其本人丰富的临床经验创立的。 据柬垣的立
目的:分析探讨血小板(PLT)新型参数[平均血小板内容物含量(MPM)、平均血小板内容物浓度(MPC)、大血小板(L-PLT)]的变化对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意义。方法:对脉粥样硬化(A
结合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的特点和新丰镇编组站扩能改造工程的实践,对SAM系统信号控制部分工程开通试验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正>由于党务工作的特殊性,党内事务存在着公开渠道窄、信息量小、决策不透明等问题。为积极推进"阳光党务",四川省兴文县把深化党务公开作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努
<正>目的研究抗人IgG抗体和MMC联合应用对人膀胱癌细胞的作用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抗人IgG抗体和MMC单独或联合作用于人膀胱癌T24细胞后,以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肿瘤细胞的
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整个社会科技力的提升,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互联网的结合也变得更加密切。对于企业来说也享受到了这些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带来的利处。换句话
摩梭人的生活习俗决定了用火的无时不存在,严格管理火源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严格生活用火管理;严格电源管理;严格香火管理;实行专人看管或采取值班巡查等措施想结合;落实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