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介入治疗前后癌组织局部免疫功能动态变化的研究

来源 :广州医学院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LANJI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1982年Frei[1]提出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T)的概念,它是指在恶性肿瘤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前给予化疗,也称先期治疗,其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实施NACT的方式主要有全身静脉化疗和动脉化疗。在各种化疗方法中,术前介入治疗是较为先进的一种方法,其既可精确地通过肿瘤供血动脉实施定向化疗,又可同时实施准确的动脉栓塞,起到双重作用。妇科恶性肿瘤的先期化疗主要是将介入治疗应用于宫颈癌患者,近10年在日本等国该方法得到一定范围的临床应用,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及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而目前对该疗法的评价,仅局限于临床疗效和病理学[2-6],基础方面以临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为主,至于宫颈癌介入治疗前后癌组织局部免疫功能动态变化的研究尚未涉及。 目的通过对子宫颈癌介入治疗前后癌组织局部免疫功能动态变化的研究,探讨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机制,并为临床疗效的监测、评估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免疫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选择从2004年4月至2005年6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合作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外生巨块型(局部肿瘤直径≥4cm)宫颈癌患者21例,其中鳞状细胞癌20例,腺癌1例。 监测内容及方法:1、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Th1/Th2偏移的动态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以IL-2、IFN-r代表Th1;IL-4代表Th2。观察21例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癌组织局部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Th1/Th2偏移的动态改变。 2、NKT细胞活性的动态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方法,以IL-12代表NKT细胞的活性,观察21例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癌组织局部NKT细胞活性的动态改变。 3、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Fas/FasL系统表达的动态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21例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癌组织局部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Fas/FasL系统表达的动态改变。 统计分析:介入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表达率的两两之间的比较用X2检验。 结果(一)介入治疗前后宫颈癌组织局部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Th1/Th2偏移的动态变化 1、淋巴细胞(1)Th1类细胞因子IL-2的表达:21例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前IL-2无表达(0/21);介入治疗后第7天表达率为52.38%(11/21),与介入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介入治疗后14天表达率为4.76%(1/21),与介入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介入治疗后第7天的表达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2、肿瘤细胞(1)Th1类细胞因子IL-2的表达:21例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前IL-2的表达率为19.05%(4/21);介入治疗后第7天的表达率为85.71%(18/21),与介入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介入治疗后14天的表达率为19.05%(4/21),与介入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介入治疗后第7天的表达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二)介入治疗前后宫颈癌组织局部NKT细胞活性的动态变化 1、淋巴细胞:介入治疗前淋巴细胞IL-12的表达率为28.57%(6/21)。介入治疗后第7天表达率为85.71%(18/21),与介入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介入治疗后14天的表达率为19.05%(4/21),与介入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介入治疗后第7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2、肿瘤细胞:介入治疗前肿瘤细胞IL-12的表达率为57.14%(12/21)。介入治疗后第7天的表达率为95.24%(20/21),与介入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介入治疗后14天的表达率为33.33%(7/21),与介入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介入治疗后第7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三)介入治疗前后宫颈癌组织局部肿瘤细胞与淋巴细胞Fas/FasL系统的动态变化1、淋巴细胞(1)Fas的表达率:介入治疗前淋巴细胞Fas的表达率为38.10%(8/21);介入治疗后第7天的表达率为85.71%(18/21),与介入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介入治疗后14天的表达率为33.33%(7/21),与介入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介入治疗后第7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2)FasL表达率:介入治疗前淋巴细胞FasL表达率为4.76%(1/21);介入治疗后第7天的表达率为38.10%(8/21),与介入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后14天的表达率为14.29%(3/21),与介入治疗前及介入治疗第7天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肿瘤细胞(1)Fas的表达率:介入治疗前肿瘤细胞Fas的表达率为42.86%(9/21);介入治疗后第7天的表达率为100%(21/21),与介入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介入治疗后14天的表达率为19.05%(4/21),与介入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介入治疗后第7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2)FasL表达率:介入治疗前肿瘤细胞FasL的表达率28.57%(6/21);介入治疗后第7天的表达率为85.71%(18/21),与介入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介入治疗后14天的表达率为47.62%(10/21),与介入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介入治疗后第7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3、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Fas及FasL比值的变化(1)介入治疗前,Fas肿/Fas淋为1.13(9/8);治疗后第7天,Fas肿/Fas淋为1.17(21/18);治疗后第14天,Fas肿/Fas淋为0.57(4/7)。(2)介入治疗前,FasL肿/FasL淋为6(6/1);治疗后第7天,FasL肿/FasL淋为2.25(18/8);治疗后第14天,FasL肿/FasL淋为3.33(10/3)。介入治疗后宫旁组织情况无明显改善。 #介入治疗后宫旁组织明显改善,符合手术要求,但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放弃治疗。 结论(一)介入治疗前后宫颈癌组织局部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Th1/Th2偏移的动态变化1、淋巴细胞Th1/Th2偏移的动态变化(1)介入治疗前:淋巴细胞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均处于低水平,但以Th2类细胞因子相对优势表达,呈向Th2偏移状况; (2)介入治疗后第7天:淋巴细胞由Th2表达优势转为Th1表达优势,Th1型细胞分化增多; (3)介入治疗后第14天:淋巴细胞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均较介入治疗后第7天明显降低,但仍以Th1类细胞因子表达优势。 2、肿瘤细胞Th1/Th2偏移的动态变化(1)介入治疗前:肿瘤细胞Th1类细胞因子处于低水平表达,Th2类细胞因子处于强势表达,呈明显向Th2偏移状态。 (2)介入治疗后第7天:肿瘤细胞Th1、Th2类细胞因子均呈现出高水平表达,并急剧逆转为向Th1方向偏移。 (3)介入治疗后第14天:肿瘤细胞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均较介入治疗后第7天明显降低,但仍以Th1类细胞因子表达为主。 (二)介入治疗前后宫颈癌组织局部NKT细胞活性的动态变化1、介入治疗前:宫颈癌局部癌组织中NKT细胞活性低、数量少; 2、介入治疗后第7天:宫颈癌局部癌组织中NKT细胞的活性及活化的NKT细胞数量明显提高。 3、介入治疗后14天:宫颈癌局部癌组织中活化的NKT细胞较介入治疗后第7天减少。 (三)介入治疗前后宫颈癌组织局部肿瘤细胞与淋巴细胞Fas/FasL系统的动态变化(1)Fas①介入治疗前: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表达无明显差别。 ②介入治疗后第7天: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表达均明显增加,两者的表达无明显差别。 ③介入治疗后第14天: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表达比介入治疗后第7天时急剧下降,同时其表达的差距比介入治疗前明显增大,淋巴细胞的表达率明显高于肿瘤细胞。 (2)FasL①介入治疗前:宫颈癌灶中肿瘤细胞FasL表达明显强于淋巴细胞的表达,为淋巴细胞的6倍。 ②介入治疗后第7天:这一失衡现象明显扭转,肿瘤细胞FasL的表达率降为淋巴细胞的2.25倍。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FasL表达均显著增加,并以肿瘤细胞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增加明显。 ③介入治疗后第l4天时: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的FasL表达均明显减弱,但肿瘤细胞的表达为淋巴细胞的3.3倍。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