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钆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1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三十年来,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多功能纳米材料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面获得了广泛关注。为了解决纳米材料的功能单一及应用范围较窄等问题,科研人员设计并合成出不同种类的的纳米复合材料。  金纳米花因其生物相容性好、形貌易调控、表面易修饰、光学性质独特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分子影像及肿瘤光热治疗等领域。Gd是比较理想的顺磁性材料,进入生物组织体内靠近氢质子时,能够显著地改变氢质子磁场环境,从而使氢质子弛豫时间大大缩短,所以Gd被用作最佳的T1磁共振造影元素。  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分别用水相法合成出不同枝权金纳米花(Au nanoflowers,AuNFs)及金-钆花状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AuNFs@Gd2O3);对不同纳米材料进行形貌、尺寸调控,得到近红外吸收较强、尺寸大小适中的纳米材料;(2)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对这一系列纳米材料进行表征,研究纳米材料的生长机理,揭示了两亲分子二十碳五烯酸钠在合成中起到还原剂、保护剂及表面活性剂的作用;(3)利用合成的不同枝杈AuNFs对罗丹明B(RhB)进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表面AuNFs枝权越多,对RhB的拉曼光谱增强效果越好;(4)对Au@Gd2O3花状核-壳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近红外光谱、光声成像等性能研究,表明此复合材料的近红外吸收较强,钆元素含量较高。因此本文制备出的Au@Gd2O3核-壳纳米复合材料有望应用于生物诊断、生物成像、光热治疗等领域。
其他文献
在可充电离子电池(RIBs)家族中,锂离子电池(LIBs)已经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钠离子电池(SIBs)在储能领域也显现出巨大的应用潜能。因离子脱嵌与氧化还原共存的动力学迟缓性及可能出现的金属枝晶,使得LIBs/SIBs的功率密度低、循环稳定性差、安全性差。ECs是一种通过在活性表面物理吸附及同时进行的可逆或准可逆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快速充放电的储能装置。与LIBs/SIBs
学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以金属离子或金属氧簇为接点,以有机配体为连接体,通过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一种多孔晶体材料。MOFs的多孔性
与传统的无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相比,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低,成本低廉,光电转化效率高(目前最高已达到13%),因而作为新一代太阳能电池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典型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三明治结构,主要包括:负载在导电玻璃上染料敏化的纳米多孔二氧化钛光阳极,氧化/还原电解质(常用:碘/碘化钾),和铂对电极。有机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异质结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olymer heterojunc
随着化石能源的短缺以及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加剧迫使我们寻找开发新的基于可再生资源的能量体系。生物质是一种普遍认可的可再生资源,不仅可以转化为能源,还可以用于生产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