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选用在黑龙江省种植面积较大的12个春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取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于2008年在东北农业大学园艺试验站和香坊农场实习基地进行。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大豆品种氮代谢及关键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以及籽粒蛋白积累规律的差异,在理论上丰富大豆氮代谢机制的基本内容,以期为黑龙江省高蛋白大豆品种的选育及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试验得出以下结论: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叶片和茎秆的氮素含量均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荚果的氮素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部分生育时期,不同类型大豆各器官的氮素含量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F=3.08*-98.24**),高蛋白大豆品种各器官的平均氮素含量最高,中间型大豆品种次之,高油大豆品种最低,且各器官氮素含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56*-0.75**)。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叶片和茎秆的氮素积累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R2期和R6期,而荚果的氮素积累量则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在部分生育时期,高蛋白大豆品种各器官的平均氮素量最高,中间型大豆品种次之,高油大豆品种最低,且各器官氮素积累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58*-0.72**)。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叶片和茎秆的氮素积累峰值、转运量、转运率以及运转氮对籽粒氮的贡献率均表现为:叶片>茎杆。叶片和茎秆的氮素积累峰值、氮素转运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57*-0.65*)。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叶片的enNRA和exNRA在整个生育期内均出现两个高峰,峰值均出现在V4期和R2期,且前峰远高于后峰,而不同类型大豆品种NR还原潜力的动态变化趋势不同。在部分生育时期,不同类型大豆叶片的enNRA和exNRA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F=4.27*-833.14**),高蛋白大豆品种叶片的平均enNRA、平均exNRA以及平均NR还原潜力最高,中间型大豆品种次之,高油大豆品种最低,且enNRA、exNRA以及NR还原潜力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57*-0.95**)。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叶片、茎秆、根部的GSA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整个生育期内呈双峰曲线变化,峰值均出现在R2期和R5期,而不同类型大豆品种荚果的GSA动态变化趋势不同。在部分生育时期,不同类型大豆各器官的GSA品种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F=3.04*-36.88**),高蛋白大豆品种各器官的平均GSA最高,中间型大豆品种次之,高油大豆品种最低,且不同品种大豆各器官GSA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56*-0.91**)。在部分取样日期,不同类型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F=5.86*-98.12**)。在籽粒形成的中后期,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趋于稳定,高蛋白品种的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高油品种最低,中间型品种介于两者之间,不同品种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与籽粒最终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57*-r=0.96**)。籽粒蛋白质的最终含量取决于籽粒形成中后期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的合成以籽粒形成的中后期为主。因此,籽粒形成中后期的大豆生育也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