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澧《切韵考》一书在音韵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陈澧在书中根据反切原理首创“反切系联法”以考求《广韵》的声韵类。在系联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反切现象陈澧创制了各种不同的考证条例,以辨《广韵》反切正误,影响深远。“切语偶疏”、“切语借用”即为其中的两条。然而,在今天看来,此两条例中舛误之处在所难免,陈澧据此所得出的结论有值得重新审视的地方。在这个问题上,前人学者已有过研究,但笔者认为有些地方还值得进一步探讨,对其中的有些问题也有新的认识。本文即是在前人已有基础上对切语偶疏、切语借用条例进行较为详细地分析探讨,以求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切语偶疏、切语借用条例的内涵和实质,并为客观评价陈澧《切韵考》一书的得失、原因以及如何正确运用反切系联法等提供参考。宋代有些学者认为陈彭年、邱雍所修订的《广韵》旧文太多、详略不当,于是重加修订,编成《集韵》,对其中的收字归韵、反切用字、文字释义等都做了大量的修改,使之更趋向合理。陈澧依切语借用、切语偶疏条例所考证出的小韵共有三十三个。对于这些小韵的反切,《集韵》中采取改换和承继两种方法加以处理。所以,我们在考查陈澧认为不合理的反切时以年代与之相隔不远的韵书《集韵》对这些小韵的处理为参考,并以《韵镜》、《七音略》对它们的排列位置为参证,对“切语偶疏”、“切语借用”条例加以具体分析研究,详细探讨此两条例的得失及其原因。在陈澧考证中,选择什么样的考证条例,直接会影响到考证的结果。同一个反切现象,运用不同的条例处理,就会得出不同的判断。由于陈澧对切语偶疏、切语借用条例和删除条例的使用范围和条件的规定不够明确,导致这些条例之间的界限存在很大的模糊性。本文即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周遍性的选例,将“切语偶疏”、“切语借用”两条例和删除条例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探讨考证条例之间的界限模糊及其对考证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