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诊断通常依靠临床表现和影象学检查,但这两种方法对早期KOA的诊断不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当根据疾病的症状以及影像学表现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时,疾病已经发展到相当的阶段,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关节软骨中II型胶原代谢产物能定量和动态的反映关节内软骨组织的变化,因而II型胶原代谢产物有可能成为有助于诊断KOA的重要指标。本课题旨在观察并探讨尿液中Ⅱ型胶原羧基末端3/4长片段(C2C)水平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病变程度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代谢病理基础。方法:将绝经以后女性患者、肝肾功能无异常、无其他影响软骨代谢疾病、未服用激素及影响软骨代谢药物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及对照组(非KOA组)来自同龄人群,未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及影像学改变实验对象纳入本研究。收集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及20例非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尿液,其中取纳入对象清晨尿液标本5mL及拍摄膝关节正侧位X线影像学资料,尿液标本置-80℃冰箱保存,影像学资料根据Kellgren-Lawrence放射学分级标准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级,实验分为五组,对照组,I级组,II级组,III级组及IV级组。对照组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I级组31例,其中男11例,女20例;II级14例,其中男6例,女8例;III级23例,其中男8例,女15例;IV级22例,其中男4例,女18例。各组间年龄及性别构成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尿液标本收齐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尿液中C2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261.235±39.944pg/mL)相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组C2C水平(218.341±22.270pg/m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C2C水平比较:IV组(311.872±18.759pg/mL)>III组(273.753±18.595pg/mL)>II组(256.251±23.379pg/mL)>I组(219.009±13.431pg/mL)或正常组(218.341±22.270pg/mL)(P=0.000)。I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组患者尿液C2C与对照组水平相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C2C水平未有明显变化。骨性关节炎患者C2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C2C升高水平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变程度平行,且二者呈高度正相关,因此C2C可作为区分KOA严重程度的标志物,也可以作为评价药物及手术治疗KOA疗效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