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在现代康复训练与穴位透刺的基础上,透刺后加用电针治疗中风后手指痉挛的临床疗效;探讨电针治疗的作用机理,为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中风后手指痉挛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按照病例纳入标准选取60例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按个人的基础病接受常规口服药物治疗,同时根据患者中风后的肢体功能障碍给予相应的现代康复训练治疗。电针组主穴选患侧合谷、后溪、四渎、外关、阳溪、偏历,采用穴位两两透刺的方法,得气后接通电针仪(合谷与后溪除外),电针选用频率为2/100Hz的疏密波。对照组选穴及针刺方法同电针组,得气后不加电。每次针刺时间30分钟,每天治疗一次,治疗三周为一个疗程(逢周日休息),疗程结束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手肌力部分)及简化Fugl-Meyer评定法(手功能部分)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改良Ashworth痉挛(MAS)评定变化情况:电针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MAS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得P>0.05,其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予再次评价两组MAS,经统计学分析,与治疗前比较,电针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M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显效14人,好转13人,总有效率达90.00%,对照组显效5人,好转18人,总有效率为76.67%,其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基础康复治疗联合穴位透刺治疗能有效降低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的手肌张力,而透刺后加用电针能明显提高其疗效。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手肌力部分(NDS)评分变化情况:两组治疗前NDS评定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得P>0.05,其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予再次评价两组NDS,经统计学分析,与治疗前比较,电针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ND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DS评分差值,电针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基础的康复治疗联合透刺治疗能有效增强中风后患手肌力,而透刺后加用电针能使手肌力增强更显著。3.简化Fugl-Meyer手功能部分(FMA)评分变化情况:两组治疗前FMA评定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得P>0.05,其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经治疗后再次予评价两组FMA,经统计学分析,与治疗前比较,电针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DS评分差值,电针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基础的康复治疗联合透刺治疗能有效改善中风后手运动功能,而透刺后加用电针使手运动功能改善更显著。结论:在中风后手指痉挛的治疗方面,现代康复训练联合透刺疗法能降低手肌张力、增强手肌力以及改善手指的运动功能,透刺后加用电针能明显加强其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