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使当地以糯米为中心的稻作文化得以呈现于世人面前。居住在此的侗族人是古代百越族中的一支,曾长期生活于东南沿海地区,在迁徙发展的过程中仍然保留着“饭稻羹鱼”的生活传统。他们在种植糯稻的同时在稻田里放养小鱼和麻鸭,使得稻、鱼、鸭三者共存。稻鱼鸭共生体系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展现,其中蕴含的生态智慧给了人们巨大的借鉴价值。作为从江稻鱼鸭系统三个保护试点村之一,通过对占里村及周边聚落进行田野调查,发现当地围绕糯稻所建构的文化体系:过往的人们为了自身当地生存与发展,在有限的空间中开辟出多个梯田,并且在这些梯田中培育出多个品种的糯稻,这些糯稻品种是人们对特定自然环境的了解与适应的结果。为了能更好地利用土地,人们建立了一整套有效的生计制度,这套制度不仅从时间、空间中保持了生计方式的稳定,而且加强了社区内部的团结。当下的人们依然保持着这样的传统饮食习惯,糯稻在整个聚落中的利用也不再局限于主食,还能对其进行加工成小吃、零食以及一系列的手工艺产品。在生活中的一些特定场合,通过对糯稻的交换见证了人们在相对封闭的聚落中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围绕着糯稻有关的故事、神话以及传说等更显示了糯稻的神性,而这种具有神性的糯稻贯穿于个人的生命历程与聚落的祭祀活动。在此基础上,运用民族学的理论范式,以糯稻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与聚落之间的关系。本论文的写作目的在于通过对侗族糯稻文化的解读,激起大众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加强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本土知识的保护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