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i1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刀豆蛋白(Concanavalin A,ConA)活化同系脾细胞免疫Balb/c小鼠,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并初步研究辛伐他汀对其抗dsDNA抗体、脾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方法:同系小鼠脾细胞ConA活化,5×107cells/只,皮下散点注射每周1次,共3次,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观察并记录一般项目、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尿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抗dsDNA抗体、聚乙二醇沉淀法测定免疫复合物、流式细胞术分析脾淋巴细胞亚群,显微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变化。   结果:免疫后第4周、第8周末,模型小鼠可检测到尿蛋白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血清免疫复合物增多、肾脏病理损伤、脾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变。   辛伐他汀可升高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P<0.05)、不改善尿蛋白水平(P>0.05)、降低抗dsDNA抗体水平(P<0.05)、降低SLE血清总免疫复合物水平(P<0.05)、减轻免疫沉淀物的沉积、减轻肾脏病理损伤、降低SLE模型小鼠CD3+、CD4+、CD4+/CD8+的异常升高(P<0.05),提高CD8+的水平(P<0.05)。辛伐他汀与泼尼松联用,效果更明显。   结论:辛伐他汀对ConA活化同系脾细胞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有治疗作用,可减轻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病理损伤,调节免疫紊乱,并且与泼尼松联用,效果更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前后肝癌细胞中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的表达水平及PDI过表达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方法:取培养的第3代人正常肝细胞株LO-2、肝癌细胞株HepG
研究背景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在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常采取心肺脑复苏、强心利尿、大量输血输液等治疗措施,而处理后容易引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等
目的:糖类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与免疫、炎症、肿瘤等密切相关。糖类结构复杂,既无紫外吸收又无荧光特性,检测非常困难,极大地限制了糖类物质的研究与进展,因此糖类物质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一直难有突破。尽管如此,目前已有多种口服糖类药物面市,但是多糖类药物口服能否吸收研究,仍然在争论之中,主要因为研究方法仍将多糖降解为单糖,而没有考虑多糖的特性。本研究拟通过将寡糖衍生
研究背景和目的: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上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即内毒素,具有很强的免疫刺激作用,可引起全身性的炎症反应,甚至是死亡率很高的脓毒症休克和严重脓毒症。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在内毒素引起的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抑制此通路是抗内毒素的一种可行的方法。此前我们的研究发现连翘酯苷A(Forsythoside A,FTA)有明显的抗内
目的:探讨树豆酮酸A(Cajanonic acid A)对HepG2细胞体外糖代谢的影响及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第一部分研究树豆酮酸A对HepG2细胞体外糖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