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之乐及其实现方法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ia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论语》之乐的划分,是在对乐的情感之乐与境界之乐的两大主要分类框架下而展开的。文中所作的四种划分,实质上可以归结为情感之乐与境界之乐。具体内容如下:《论语》之乐分为四种。一,即是情感之乐。孔子对人之情感十分重视,“爱哀乐”,就是他平时讲论最多的情感。孔子并不否定感性情感及其合理宣发,但是,他更强调情感之乐合乎礼,即要求此乐要有“礼”来调节控制,而不能逾越礼。同时,孔子要求这些感情的抒发要真实自然,尤其对于情感之乐更是如此。但如何保证情感表达真实呢?他认为关键要树立人的道德人格本体。二是践礼求仁之乐。此乐即是颜子之乐,其与“仁礼”有着密切关系。其实质是,通过“克己复礼”之求仁功夫达到的精神之平和状态。颜子之乐层次很低,这可从“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即可看出,其远没有达至仁之境界,所以在称名时,用一“求”字,即是为了表明其仁之实现只处于进展过程中。由于其功夫欠缺且未至纯熟,所以,其感受以及表现未免拘谨不自在,这是由于受到外在规范——礼的限制所致。其对应工夫主要是“克己复礼”。三是成仁之乐。此是指孔子之乐,具体说即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之境界。而孔子仁体之最终显露,亦是经过了一漫长过程,至七十岁方能充分实现仁之境界。随着仁之显现,最高层次之乐亦随之出现。所以,表称时,用一“成”字,以与颜子之乐相区别。对应工夫主要是“忠恕”以及对天命的体悟。四即是浴沂风雩之乐。此乐即是曾点之乐。曾点之乐在孔子与曾点看来,各有不同意思。在孔子,其只是“仁者之乐”之显发;在曾点,其只是自适性情之乐,亦即是情感之乐。虽然将《论语》之乐分为四种,但实质上只有两种,即是情感之乐与境界之乐。孔颜之乐即是境界之乐,其共同点为仁中自有其乐;曾点之乐仅是境界之乐之外在表现而已。
其他文献
晚清诗人郑珍的《巢经巢诗钞》于咸丰初年刊刻后,很快流布。其诗真挚感人,艺术手法高妙,被“同光体”诗家奉为“不祧宗祖”,有“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的赞誉。  郑珍一生备尝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隋唐重玄学是中国传统道家和道教发展演化的重要阶段。重玄学一方面继承了先秦老庄思想和魏晋玄学的理论主题及其方法,另一方面则借用了外来佛教的理论和词旨,尤其是大乘佛教
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是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尊重科学、尊重人才方针的具体体现。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经历了一个初创、停滞、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国科技奖励制度是中
本文论述了休谟揭示了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忽视的信念问题并给出了心理主义式的解释,同时指出了休谟上述解释存在的困境,进而将这一在休谟那儿作为知识论问题的信念问题转化为一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这也是马克思人学研究价值之所在。马克思人学研究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理论增长点。对马克思哲学思想进行人学解读,就可以按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