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到全国国土面积的70%左右。我国西部地区,山地分布广泛,除了少数的几个较为狭小的平原和一些零散分布的地势平坦区域外,大部分为山地所覆盖,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在西部,相当多的农民生活在山地乡村。西部山地乡村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加上山地乡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外部空间形态。在西部大开发、乡村城市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乡村的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乡村社会、文化以及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致使西部山地乡村的外部空间正面临着一场重要的变革:由于农业生产方式日趋现代化和机械化从而导致了传统乡村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的改变;“城市化”对乡村空间的负面影响也日渐凸显,其表现为:乡村环境的逐渐恶化,乡村资源的浪费和大量流失,以及城市蔓延给乡村所带来的人—地矛盾。因此,乡村环境必须得到重视和保护,其保护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化和生态环境。本文作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西部地域建筑环境与能耗控制理论研究”的子课题之一,以西部山地乡村建筑外环境营建及营建策略研究的内容,力求通过对环境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等理论知识的融合,通过了解西部山地乡村的地形、气候特点以及外环境的特征、构成要素、控制要素,在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学习与借鉴的基础上提出西部山地乡村建筑外环境的营建策略。首先,论文从分析西部山地乡村建筑外环境的现状开始,针对营建活动中存在环境问题、生态破坏问题提出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并提出课题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其次,对于文章中涉及的一些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及界定,结合西部山地地区的气候特征,对建筑外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建筑外环境中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总结西部山地乡村的建筑外环境的特征,为西部山地乡村的建筑外环境设计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对环境中“物理社会环境”、“生物社会环境”及“心理社会环境”进行了区分,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对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人的行为和人的心理对于建筑外环境营建的影响作用。第四,分析并总结建筑外环境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及控制要素,并遵循建筑外环境的营建原则,提出了西部山地乡村进行外环境营建的策略—西部山地乡村外环境的营建应当从村民的基本需求出发,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文化、经济等条件,引导山地乡村村民适当的、合理的改造外部环境,改善其居住环境,实现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完善当地的外部空间环境。最后,论文以典型的研究案例—四川成都大坪村的灾后重建项目为例,从初期的实地调研、测试分析、整个村落的总体规划、建筑的单体设计到项目的建成以及逐步完善,对作者亲自参与的这个灾后重建项目建筑外环境设计进行了总结和凝练。重建后的大坪村,单体建筑以及村落的整体规划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应,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该项目证明了山地乡村的建筑外环境的设计也可以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实现。本文的研究和实践都证明了对西部山地乡村建筑外环境营建的研究是十分可行和有意义的,希望本文的研究和实践可以为我国西部山地乡村建筑外环境的设计和实践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