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前提。目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特征日趋显著,农民对资金的需求程度逐年提升,“贷款难”、“融资难”等信贷约束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农业价值链融资作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缓解农户有效抵押物不足、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等方面优势明显。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在健全风险阻断机制的前提下,拓展农业价值链、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传统的农村小额贷款,农户融资一般需要向金融机构提供不动产抵押或者由专业的担保机构为其提供担保。对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而言,龙头企业起到了部分的担保作用,农户以动产担保代替了不动产担保。与此同时,农业价值链的交易空间比较封闭,在这一比较封闭的交易空间中,交易的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等情况便可明晰。虽然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在缓解农户信贷约束问题上优势显著,但其在试点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当前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中的各参与主体关系松散,面临风险的程度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均有所差异,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做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收益分配过程作为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的重要一环,极易受到风险的影响。研究风险对农业价值链融资收益分配的影响,对完善我国农业价值链融资收益分配过程,促进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首先将国内外学者在价值链、农业价值链融资以及收益分配方面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进行了整理,归纳总结出农业价值链融资收益分配的内涵、特点以及基本原则,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将我国农业价值链融资的现状从业务开展情况与政策支持情况两方面进行了阐明,并在此基础上对农业价值链融资参与主体的收益联结情况和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全面剖析,明确了农业价值链融资收益分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然后,系统分析了风险对农业价值链融资收益分配过程的影响,无论是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行为等内部风险,还是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农产品市场价格风险等外部风险,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农业价值链融资各参与主体的收益,进而影响整个农业价值链融资的收益分配过程,而且这四种风险不是相互独立的,往往相互作用共同发生;最后,综合考虑农业价值链融资收益分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情况,在传统的Shapley Value合作博弈模型中,引入风险修正因子,将引入风险因子前后的农业价值链融资过程中的各主体收益分配变化情况进行比较,运用理论模型,验证了风险对农业价值链融资收益分配的影响,凸显了风险对农业价值链融资收益分配过程影响的重要性,为完善农业价值链融资收益分配过程提供了更加真实可靠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