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粘膜层和粘膜下层,以炎症和溃疡为主,多先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主要症状有腹泻及脓血粘液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男稍多于女。本病在欧洲相当常见,患病率约40~100/10万,发病率为3~11.5/10万。国内尚未见精确统计报道,但本病的发病率较国外低,近年来有明显的增加趋势。由于UC病程长、病变范围广泛者被公认为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目前UC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现代医学对UC的治疗虽然不断推陈出新,但都存在副作用大,易复发等特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功能亢进在U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国内外已相继有一些关于细胞因子和T细胞功能的报道,但有关UC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甚少。本课题根据UC的发病特点及治疗进展,结合中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毒副作用少的特点,选取中药方剂振脾汤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采用TNBS/乙醇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从临床症状改变、病理形态变化探讨与人UC的相似程度。(2)研究TNBS/乙醇致UC大鼠的免疫功能的变化,包括T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免疫球蛋白、补体以及炎症介质。(3)选取中药方剂振脾汤为治疗药物,观察振脾汤对TNBS/乙醇致UC大鼠的疗效和免疫功能变化。(4)振脾汤应用于临床,观察治疗缓解期UC患者的疗效并研究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探讨UC发病的免疫病理损伤过程和选择治疗药物奠定基础。
第一部分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制作
目的:采用TNBS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探讨与人UC的相似程度。
方法:TNBS/乙醇法制作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周、3周、7周三个时间段动态观察模型鼠的一般状态、结肠粘膜大体和病理及电镜变化。
结果
1 一般情况:正常组大鼠大便颗粒状,肛周洁净。造模第2天大鼠出现腹泻,软便或稀便。2周时症状达到高峰,脓血便,大便完全为稀便。症状持续3周时开始逐渐好转。第4-7周为微软颗粒状大便。
2 大体形态观察和损伤评分:正常组生理盐水灌肠仅引起结肠轻微的充血;大鼠模型1组,结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呈白色线状或灶状,其大体形态损伤评分为7.35±1.21;模型2组,结肠粘膜水肿、红斑、溃疡,周围粘膜增厚,其大体形态损伤评分为4.51±1.08;模型3组结肠大体形态逐渐恢复正常,溃疡已愈合,其大体形态损伤评分为1.27±0.4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大体形态损伤有显著差异(p<0.01),各模型组间亦有明显差异(P<0.05)。
3 光镜下观察病理情况:正常组生理盐水灌肠仅引起结肠轻微的充血;大鼠模型1组,结肠粘膜上皮水肿、坏死、脱落,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组织学损伤计分为8.51±1.07;模型2组,可见瘢痕组织,在溃疡灶表面仍可见大量炎细胞,组织学损伤计分为6.28±0.87;模型3组表现为慢性炎症,可见正在愈合的溃疡,结缔组织增生并纤维化,组织学损伤计分为2.47±0.96,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组织学损伤有显著差异(p<0.01),各模型组间亦有明显差异(P<0.05)。
4 电镜结果:1)扫描电镜:正常组可见结肠粘膜表面大量吸收细胞,其表面有大量微绒毛;模型组可见微绒毛缩短和数目减少或消失,杯状细胞减少。2)透射电镜:正常组结肠粘膜的吸收细胞呈高柱状,核椭圆形,常染色质丰富。模型组可见游离面吸收细胞部分微绒毛减少,细胞核稍不规则,细胞器数量减少,粗面内质网有脱颗粒现象。
结论:三硝基苯磺酸(TNBS)可以成功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一般情况、大体与病理表现与人UC的相似度高,有急、慢性转变过程等,而且是免疫学模型,可用于UC免疫学方面的研究。
第二部分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功能变化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TNBS/乙醇致UC大鼠的免疫功能的变化,包括T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免疫球蛋白、补体以及炎症介质的变化。
方法
1 采用ELISA检测uC大鼠细胞因子TNF-α、IL-2、IL-4的变化。
2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UC大鼠T细胞亚群的变化。
3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UC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变化。
4 采用酵母菌花环法检测UC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结果
1 UC大鼠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模型组血清TN-α、IL-2含量在1周、3周、7周三个时间段均有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1周时表达最高,3周时已有明显下降,7周时与1周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血清IL-4含量在1周、7周时UC大鼠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周时出现降低,与其它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 UC大鼠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造模后1周、3周、7周三个时间段模型组大鼠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较正常组降低(P<0.05);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
3 UC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变化:结果表明造模后1周、3周、7周三个时间段模型组大鼠外周血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在造模1周时表达最高,3周时已有下降,7周时与1周模型组比较已有显著差异(P<0.05);IgM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补体C3、C4在三个时间段均较正常组降低(P<0.05)。
4 UC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酵母菌花环法红细胞免疫结果表明造模后1周、3周、7周三个时间段模型组RCIC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但其含量在逐渐减少,7周模型鼠已明显低于1周模型鼠(P<0.05);而RC3bR在三个时段均降低(P<0.05),其含量在逐渐升高,7周模型鼠已明显高于1周模型鼠(P<0.05)。
结论
1 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增高,CD8<'+>细胞比例下降。
2 细胞因子TNF-α、IL-2含量增高,IL-4含量降低。
3 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IgA含量异常增高,补体C3、C4降低。
4 红细胞免疫示RCIC升高,RC3bR降低。说明存在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亢进,红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导致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在肠粘膜的沉积,从而引发肠粘膜局部的变态反应。
第三部分振脾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功能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选取中药方剂振脾汤为治疗药物,观察振脾汤对TNBS/乙醇致UC大鼠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1 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结肠粘膜大体和病理变化。
2 免疫学检测指标:(1)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2、IL-4的变化;(2)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uc大鼠T细胞亚群的变化);(3)酵母菌花环法检测:RCIC、RC3bR的变化。
结论
1 治疗后细胞因子TNF-α、IL-2、IL-4和T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百分、CD4<'+>/CD8<'+>比值恢复至正常水平,说明被打破的Th1/Th2平衡得到纠正,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亢进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抑制。
2 治疗后红细胞免疫结果示RCIC、RC3bR亦恢复至正常水平,也进一步验证了本中药对体液免疫功能亢进的纠正能力,组织病理学显示病变组织被修复,粘膜大体形态恢复。与UC的经典用药SASP作为对照研究其机理,显示振脾汤在慢性期对UC的疗效优于SASP。
第四部分振脾汤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振脾汤治疗缓解期UC患者的疗效,并研究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1 观察患者的1年内复发情况。
2 结肠镜主要观察结肠粘膜的充血、水肿等。
3 结肠镜粘膜活检观察粘膜的炎细胞浸润、腺体排列异常、杯状细胞减少等指标。
4 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
5 流式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率、CD<,4><'+>/CD<,8><'+>的变化和CD<,19><'+>、CD<,56><'+>百分率。
6 酵母菌花环法检测RCIC、RC3bR的变化。
结论
1 治疗后振脾汤组复发率明显低于SASP组,说明振脾汤组远期疗效优于SASP组。
2 结肠镜及肠粘膜病理改变证实治疗后两组结肠粘膜病理组织学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振脾汤治疗组较SASP组改善更为明显。
3 振脾汤治疗后免疫功能检测包括外周血T细胞亚群、B细胞功能、NK细胞、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红细胞免疫等指标的变化说明本中药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亢进均有纠正能力。与UC的经典用药SASP作为对照研究,振脾汤更能够改善用缓解期溃疡结肠炎的相关免疫学指标变化。因此,振脾汤是值得推荐的治疗缓解期溃疡结肠炎的有效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