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中Mona元件的功能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_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褐腐病是由子囊菌链核盘菌属真菌(Monilinia spp.)引起的桃树重要病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美澳型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是我国的优势菌种,我国很多省份的桃产区都由其侵染导致桃褐腐病。目前桃褐腐病的防治主要以药剂防治为主,甾醇脱甲基化酶抑制剂DMIs比其它类型杀菌剂的防效更佳,在生产上被广泛使用。国外已经发现了桃褐腐病菌M.fructicola对DMI杀菌剂的抗性菌株,我国暂时还未发现抗性菌株。通过研究发现,桃褐腐病菌的DMI抗性主要是由于靶标基因Mf CYP51的过量表达引起的,而Mf CYP51上游启动子区域插入65bp的Mona片段很可能是导致Mf CYP51过量表达的原因。本文通过验证Mona生物学功能,明确Mona在褐腐菌DMI抗性机理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了解桃褐腐病菌抗DMI杀菌剂的分子机理。本实验运用Split Marker和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技术,转化得到DMI抗性菌株Bmpc7的Mona敲除转化子,以及敏感菌株HG12-3a的Mona插入转化子。实验结果显示,Bmpc7敲除Mona后,转化子的EC50值以及Mf CYP51相对表达量都大大降低,且抗性亲本菌株和敲除转化子的EC50值与Mf CYP51相对表达量之间高度相关,而生长、产孢和致病力都没有受到影响。HG12-3a插入Mona后,转化子的EC50值和Mf CYP51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且敏感亲本菌株和插入转化子的EC50值与Mf CYP51相对表达量之间中度相关,而生长、产孢和致病力不受影响。说明Mf CYP51基因上游插入Mona元件能引起Mf CYP51基因的表达量增加,从而产生DMI抗性,明确了Mona在褐腐菌DMI抗性机理中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对于植食性昆虫而言,通过灵敏的嗅觉系统搜寻并定位寄主植物至关重要。如果能够明确昆虫的嗅觉机制,将为开发新型有效的害虫生物防治和监控技术提供新思路。褐飞虱Nilaparv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