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使得教师依靠线上开展教学,有的教师采用样例教学,学生在家中自主学习的形式,教师对于样例的选择和设计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样例的呈现形式、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仅仅对样例的简单模仿,并没有真正的内化样例中的规则和方法,因此迫切需要适合的样例设计策略以满足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方式,促进知识的深层加工。该研究提出通过于多重样例中应用自解释策略以促进问题解决(即知识的深度建构):样例学习有助于在更短的时间内更为有效地学习,有效的提高迁移能力和学习效率,自我解释属于元认知策略,可以促进学习者对样例信息的理解。本研究中采用准实验研究法,将样例根据其内容特征分为分段样例和正误样例,并在样例学习中提供自我解释提示,帮助学习者更好的整合样例信息和规则,将自我解释提示根据知识的类型分为原理自解释提示和步骤自解释提示。借助可视化学习工具呈现样例材料,并对学习者进行后测检验以及认知负荷调查等活动。本研究中使用了 SPSS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以了解不同样例类型对学生认知负荷和学习成绩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考虑到学习者先验知识水平的差异,将学习者分为高先验知识水平、中先验知识水平、低先验知识水平,为不同先验知识水平学习者设计合适的样例资源。此外,进一步探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资源是如何作用于学习者的认知机制。因此,研究开展了三个实验,实验一研究不同样例类型对学习者学习成绩和认知负荷的影响,采用3(初始水平:高初始水平、中初始水平、低初始水平)×2(样例类型:正误样例、分段样例)的实验设计,然后再分别以被试学习成绩和认知负荷为因变量。实验二研究不同类型样例资源对学习者学习成绩和认知负荷的影响,采用4(样例学习类型:正误样例+原理提示、正误样例+步骤提示、分段样例+原理提示、分段样例+步骤提示)×3(初始水平:高初始水平、中初始水平、低初始水平)的实验设计,然后再分别以被试学习成绩和认知负荷为因变量。实验三探究通过样例资源学习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其作用机制,将问题解决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次探究不同阶段的作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分段样例与正误样例相比,更容易使学习者的理解学习材料,为学习者带来了更高的相关认知负荷,因此学习者的学习表现更加稳定。而自我解释提示类型对学习者认知负荷的影响并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其次,关于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对于高初始水平学习者和低初始水平学习者,呈现正误样例+原理自解释提示的学习材料,学习者的学习成绩进步更大,对于中初始水平学习者,呈现分段样例+原理自解释提示的学习材料,学习者学习成绩进步更大。最后,在问题解决过程的不同阶段,规则提取阶段,分段样例的学习资源比正误样例更容易被学习者提取陈述性规则;产生式规则应用阶段,学习者的先验知识水平会影响规则的熟练应用情况;样例储存阶段,对于不同先验知识水平的学习者,适合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本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样例资源对不同先验知识水平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样例学习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