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使得地层中沉积碳库的碳快速流向大气碳库中,打破了自然生态系统中原有碳收支的平衡,从而引起了温室效应,造成了全球气候变化等一系列的灾难性问题。如何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碳足迹”的核算对于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指导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碳足迹”研究现状的分析,整合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中缺省数据库资料,提出“碳足迹”量化计算方法。同时建立“碳足迹”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碳足迹”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炎陵县实际情况,开展“碳足迹”分析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完善“碳足迹”计算方法将研究区域分为能源消耗账户、作物及土壤账户、禽畜排放账户和固体废弃物账户四个部分分别进行“碳足迹”计算。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标明确具体的计算公式以及相关的量化参数。2、炎陵县2002年-2009年“碳足迹”计算运用上述计算方法对炎陵县2002-2009年的“碳足迹”进行量化计算。计算结果显示炎陵县8年间“碳足迹”均为负值,这说明炎陵县在碳循环系统中表现为碳汇。而以能源为主要的正贡献账户,且呈逐年增加趋势,说明能源消耗是影响炎陵县CO2排放的主要因素。3、2002年-2009年炎陵县“碳足迹”动态分析评价1)能源消耗“碳足迹”从2002年的97767.17t升高到2009年的138291.9t,增加了40524.73吨。2)炎陵县2002-2009年的作物及土壤“碳足迹”均为负值,表示这8年间炎陵县作物及土壤是作为碳汇形式存在的。但是其发展趋势呈逐年增加状态,2009年比2002年增加了41302吨“碳足迹”。3)炎陵县禽畜粪便“碳足迹”呈缓慢下降趋势,从2002年的33212.26吨下降到2009年的23189.42吨,下降了10022.84吨。4)固体废弃物“碳足迹”呈明显下降趋势。2002年到2009年的8年间从77207.69t下降到69241.41t,下降了7966.28t。4、单位GDP“碳足迹”动态分析炎陵县2002年到2009年单位GDP“碳足迹”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说明炎陵县2002年到2009年8年间创造单位GDP所产生的CO2量呈逐年增加趋势。5、“碳足迹”评价根据“碳足迹”评价模型分析:2003年到2009年,在GDP处于正增长前提下,炎陵县GDP增长率一直高于“碳足迹”增长率,并且2003-2009年“碳足迹”增长率为正值,说明炎陵县2003-2009年经济系统出现“相对脱钩”现象,也就是相对低碳经济。通过以上的计算以及分析,针对炎陵县碳排放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完善“碳足迹”制度;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努力提高碳汇量;全民参与,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同时对今后“碳足迹”的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