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型——马尔萨斯、李嘉图的人口理论——过于简略,解释力存在欠缺,它忽略了前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尽管及其缓慢)以及在特定时期存在着的快速经济增长阶段(“文明的兴起”阶段),当然还有所谓的“文明的衰落”阶段等诸多事实。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同样不能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产出数据相吻合。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尝试发展出一个可以比较合理的解释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增长的模型。 我们发现:在前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着一种礼物交换规则,它如同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商品交易规则一样,是维系该社会的稳定和获得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的基础。我们进一步阐述了礼物作为前资本主义社会一种不是一目了然的储蓄/投资方式的事实,这些准备工作使得我们能够建立一个基于礼物交换的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增长模型。 礼物交换因素的引入以及考虑家庭偏好,我们找到一种能较好的解释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增长的诸多事实的方法。本文认为:正是礼物交换范围(M)的扩大促进该社会人均收入的提高,而技术性因素(A)与礼物交换因素(M)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实际的人口增长率。这样我们能提供“人口稳定/收入增加”、“人口增加/收入增加”、“人口减少/收入增加”、“人口增加/收入减少”、“人口增加/收入稳定”、“人口稳定/收入稳定”、“人口减少/收入稳定”、“人口稳定/收入减少”、“人口减少/收入减少”等九种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增长的可能情形以及它们存在、互相转化的相应条件。 特别的,同时考虑技术性因素(A)与礼物交换因素(M),我们对文明兴衰可以做出一个有意义的解释,这就是,文明兴起的原因在于技术的突破以及礼物交换范围的扩大,并且技术的进步率往往超过礼物交换范围的扩大。然而,文明兴起的进程往往会被技术进步的放缓以及因礼物交换范围扩大所受到的各类限制而打断,从而进入一个所谓的“文明的衰落”阶段。 本文也简略的讨论了礼物经济的可持续性。我们认为:商品经济是礼物经济自然而然发展以及一些外因对其作用的结果。礼物经济的内在脆弱性导致其在面对外生冲击时不能有效续存,历史发展的逻辑将是在原有的礼物交换关系的基础上逐渐、缓慢的建立覆盖整个人类生存空间的或平等或不平等的商品交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