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超临界状态下甘油脱水反应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_r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矿物资源的日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可作替代能源的生物柴油以其可再生性和环保性等优点而广受重视。并且在经济驱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生物柴油得到了迅速发展,产量大增。然而,作为其副产物的粗甘油的产量(按生物柴油产量的10%)也急剧增加,将造成大量过剩,因此,粗甘油的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论文以开发及利用生物柴油生产中副产出的粗甘油,进而提高生物柴油的附加值,降低成本为研究的出发点。在课题中,根据粗甘油含有大量水的特点,选用在近或超临界状态下,以水为介质的甘油脱水反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   在近或超临界温度下,含有大量氢键的水能够对甘油分子产生作用,进而影响甘油脱水反应的产物分布状况。在实验条件下,甘油脱水反应可产生丙醛、丙酮以及二甲苯等有用化工原料。酸的加入能促进甘油脱水反应进行的程度,提高甘油的转化率及其有效转化率。   在不同酸对甘油脱水反应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在近或超临界水下,具有中等强度的三氟甲烷磺酸铟和硫酸氢钠对甘油的脱水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而具有与三氟甲烷磺酸铟相近酸度的硅钨酸的催化效果却不好,这说明酸强度和酸活性中心对近或超临界状态下甘油的质子化作用不同,从而影响甘油脱水反应的效果。这些结果显示,通过适当调整水溶液的酸碱度是能够有效转变甘油脱水反应的产物分布,使之能够生产出更有价值的化学品来的。
其他文献
木灵藓科(Orthotrichaceae)是藓类植物中的第三大科,是顶蒴藓类与侧蒴藓类的过渡类群,其特殊的蒴齿结构使木灵藓科在藓类系统中处于关键位置。蓑藓属(Macromitrium Brid.)是木灵
稻曲病(RiceFalseSmut)是世界主要稻作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稻曲病不仅显著降低水稻产量,而且严重影响稻米品质。近年来,随着高产、优质稻的大面积推广种植,稻曲病呈逐年加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源污染、水质复杂化,造成了饮水安全隐患。与此同时,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而使用传统水处理工艺对饮用水的消毒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