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网球赛事的开展具有竞技国际化、地域分布性、赛事紧密性、时间不定性等特点;赛事结构由ATP系列赛(1-5级的赛事),WTA系列赛,ITF各巡回赛(1-5级),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男子团体赛(Davis cup),女子团体赛联合会杯(Fed cup),洲际锦标赛,联盟杯组成;采用积分总数和国际排名的方式衡量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对于如何处理“运动员”和“赛事”这两者关系,本文以客观因素(赛事信息,等)和主观因素(参赛动机,参赛方式,等)为研究出发点,选赛过程相关因子分析作为研究核心,搭建合理选赛流程为主要目标。把如何处理个人与国家政策要求?如何保证集体荣誉和个人利益?如何对众多的国内外赛事优化选赛?如何依据运动员自身竞技能力和训练安排来选赛?…等问题作为研究主体路线,深究国家直属单位、网球俱乐部、教练员和运动员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何协调集体荣誉、个人利益、赛事信息、“训”和“赛”结合、参赛方式关系)。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法,对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的选赛影响因素、选赛特点与原则、选赛流程等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同时模拟设计选赛方案。研究主要结论:运动员选赛因素:影响因素分析总汇如下:选赛前要以国家利益为前提,首选国家荣誉性的赛事;运动员依据参赛资格和积分排名确定赛事;参赛动机主要是获得积分排名同时兼顾荣誉;选赛范围主要集中在低级别赛事,穿插少许的高级别赛事进;经济状况是影响运动员参赛范围,经济充裕则消除赛事地域、交通等问题,可扩大选赛范围,反之,则小;由于每位运动员的个人情况和特点不同,需要合理协调参赛数量和质量的比例,运动员的个人竞技能力强则参赛范围广、参赛成效率高、阶段选赛合理搭配、优化整合全年赛事,则可以提高积分和排名。运动员选赛特点:根据运动员排名位的不同,则选赛的模式各有不同。选赛过程遵循赛事的重要程度来确定赛事,在重要赛事的前后期进行相应的赛事级别、数量和时间的安排,逐步形成以多个“中小周期”形式的阶段选赛模式融合成全年的选赛安排;全年选赛的数量密度控制在小于50%,级别采用多个“波浪型”的阶段选赛模式组合,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增加数量为辅助的级别选择方法;参赛节奏均以0-3周间隔为主要方式。选赛原则:以保证参赛质量和国家荣誉性赛事为前提,按照赛训分量(周期保障)和区别对待原则优选赛事为目标,最后对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为辅助。选赛设计过程:设计过程路线采用分析--嵌入--筛选--整合。以分析评价运动员参赛能力为前提;从参赛资格和可选赛事入手,依据运动员参赛记录确定重点赛事(包括以参赛成效性高的赛事和以荣誉性赛事)嵌入选赛范围内;其次,对赛事数量密度、参赛节奏承受能力,阶段模式,个人特点等方面优化筛选及调控;最后,整合全年赛事,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部分赛事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