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磁刺激5Hz组、10Hz组和20Hz组,每组13只。用Allens重物坠落法将模型组和磁刺激组制作成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术后24h开始对磁刺激组实施rTMS治疗,刺激频率分别为5Hz、10Hz、20Hz,刺激强度均为90%运动阈值。每天1次,连续4周,对照组不给予刺激。分别于术后第4周进行BBB行为学评分,检测运动诱发电位(MEP),记录潜伏时及波幅,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脊髓损伤处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情况。结果:三个磁刺激组BBB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0Hz组大鼠的BBB评分最高,10Hz组次之,两者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Hz组大鼠的MEP潜伏时最长,20Hz组次之,两者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Hz组与20Hz组大鼠MEP波幅最高,波幅的差异在各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10Hz组GAP-43表达量最高,20Hz组次之,二者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10Hz组GAP-43表达量最高,20Hz组次之,10Hz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Hz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rTMS可促进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以10Hz频率为佳。目的:拟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减重步行训练(BWSTT)治疗慢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的初步临床研究。方法:本实验纳入4例慢性不完全性SCI患者为研究对象,先给予患者rTMS治疗,后给予BWSTT训练。rTMS使用“8”字形线圈,频率10Hz,90%运动阈值,刺激2s,间隔10s,共2000个脉冲,刺激部位为大脑Cz区。每周治疗5天,每天1次,连续6周。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3周后,分别对患者进行临床功能评估,包括ASIA运动、针刺觉、轻触觉评分、10米步行时间(10MWT)、功能性步行量表(FAC)、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ADL)、步行费力程度评分。本研究还对其中2例患者进行了电生理评估(H波最大值,H波潜伏时,H波和M波最大波幅比),功能性磁共振(fMRI)评估、静态平衡功能评估(BPM)。结果:4例患者中2例的ASIA运动及感觉评分、10m步行速度提高,步行费力程度减小,静态平衡测试显示身体重心摆动路径和摆动面积均减小,这种改变持续到治疗结束3周后。FAC,MAS,ADL均无改变。2例患者的电生理评估显示,有1例患者H反射最大波幅降低、H/M波幅比下降。2例患者的fMRI结果都显示治疗后M1区激活体积增大。结论:高频rTMS联合BWSTT可能改善慢性不完全性SCI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和促进大脑皮层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