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升高,其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重要方法之一。冠心病的发病主要与不稳定斑块破裂、血管内皮破损、炎症反应等相关。PCI术本身可以引起血管壁损伤、炎症反应,进而引起心肌损伤。另外,球囊扩张时短暂性的血管闭塞、缺血亦可以引起心肌损伤进而导致心肌损伤标志物释放。围手术期心肌损伤(PMI)是PCI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与患者短期、长期不良预后相关。目前,大量研究显示PCI术前给予他汀类药物可以预防PMI改善预后。对于择期PCI术前单次、负荷量氟伐他汀钠缓释片有无预防PMI作用尚待研究。本实验将对此进行研究。方法:本实验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入选自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拟行择期PCI符合条件的冠心病患者。择期PCI前将病人随机分为3组。①术前无应用他汀药物病史,术前不给予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对照组);②术前有应用他汀药物病史,术前1天晚上给予氟伐他汀钠缓释片80mg(他汀1组);③术前无应用他汀药物病史,术前1天晚上给予氟伐他汀钠缓释片80mg(他汀2组)。3组病人术前均进行规范化冠心病治疗。且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应用至少3-5天。测定术前及术后16-24小时静脉血CK-MB、cTnI水平,作为评估围手术期心肌损伤指标,并观察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偏态分布资料采用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M(QL,QU)]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认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围手术期心肌损伤【cTnI升高超过正常上限(ULN)】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符合条件的病例96例,其中男性69例(71.87%),女性27例(28.13%),年龄在38-77岁之间(58.68±8.59)。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他汀1组39例,他汀2组30例。3组中cTnI升高人数占23.96%(23/96),其中对照组升高22.22%,他汀1组升高17.95%,他汀2组升高33.33%。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2)。cTnI升高大于3倍ULN人数占14.58%,其中对照组升高人数18.52%,他汀1组升高人数12.82%,他汀2组升高人数13.33%。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0)。cTnI升高大于5倍ULN的人数占9.38%,其中对照组升高人数14.81%,他汀1组升高人数7.69%,他汀2组升高人数6.67%。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4)。术后CK-MB升高人数占17.71%(17/96),其中对照组升高人数11.11%,他汀1组升高人数20.51%,他汀2组升高人数20.00%。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0)。CK-MB升高大于3倍ULN的人数占1.04%(1/96),发生在他汀2组。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9)。将纳入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压、应用尼可地尔、高胆固醇血症、支架长度、支架直径等一般情况作为独立变量进行成组logistic相关分析,以筛选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显示:应用尼可地尔对围手术期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OR=0.085,95%CI:0.019-0.369,P=0.001)],其中支架长度为发生PMI的独立危险因素[(OR=7.045,95%CI:1.601-31.010,P=0.010)]。三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复发,心肌梗死,紧急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等)发生。结论:无论有无他汀类药物应用史,择期PCI术前给予单次、80mg负荷量氟伐他汀钠缓释片不足以降低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有待于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