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辽盆地晚期构造反转形成了丰富的地质响应,形成了盆地内部的反转构造,并造成了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向西迁移,盆地的差异抬升剥蚀。松辽盆地晚期构造反转控制了流体动力场的演化,进而对油气运聚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利用地震大剖面的解释、平衡剖面分析,认识盆地构造演化特征;综合应用镜质体反射率、泥岩声波时差、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方法对松辽盆地晚期的抬升剥蚀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刻画。松辽盆地晚期构造反转形成五大反转构造带,同时沉积、沉降中心逐步向西迁移。晚期抬升剥蚀作用具有空间分区性,盆地东部抬升剥蚀早、抬升剥蚀量大,而西部抬升剥蚀晚、抬升剥蚀量小,整体产生差异翘倾作用。抬升剥蚀作用在时间上具有幕式性,经历了二大幕四小幕:第一幕快速抬升为晚白垩世-始新世末期,抬升剥蚀速率30~50m/Ma;第一幕缓慢抬升为始新世-古近纪末期,剥蚀速率较小;第二幕快速抬升为渐新世-中新世,剥蚀速率大于50m/Ma;第二幕缓慢抬升为中新世-现今,剥蚀速率小于10m/Ma。松辽盆地晚期构造活动是对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系列板块拼贴和重组事件的响应,特别是对伊泽耐奇板块俯冲消亡、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拼贴和同本海拉张和闭合的响应。利用欠压实泥岩分布及探井地层测试数据、钻杆测试数据,分析了松辽盆地流体动力场特征。松辽盆地发育嫩江组、青山口组、泉头组一、二段和登娄库组一、二段等四套欠压实泥岩;储层流体动力场划分为内部高压—异常高压系统、中部常压系统和外部低压—异常低压系统等三大压力系统。构造-流体相互作用表现在,三大流体动力系统受控于盆地晚期的构造反转,而坳陷层的构造样式受控于盆地内部的欠压实泥岩。应用含氮化合物油气示踪方法、自生伊利石K-Ar测年方法,分析了典型油藏的油气运聚历史。松辽盆地晚期成藏时间集中分布在晚白垩世-古近纪早期,大庆长垣为典型的快速背斜油气充注过程,是在构造泵吸作用控制下的高效快速成藏。晚期构造活动对油气运聚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是运移的主要动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