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本地区健康孕妇在孕24~28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血糖结果,分析其与妊娠分娩结局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排除孕前糖尿病病史者、合并心肝肾等内科疾病者以及双(多)胎妊娠,共选取3098例符合标准的孕妇。应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导出其在孕24~28周时检测OGTT 3个时间点的血糖值:空腹、服糖后1小时和服糖后2小时(FPG、1hPG和2hPG)。根据妊娠分娩结局分为结局正常组2227例和不良分娩组871例,比较其OGTT3个时间点血糖值;按孕妇有无妊娠期糖尿病分为:妊娠期糖尿病(GDM,384例)组和对照(非GDM,2714例)组,进行OGTT血糖和妊娠分娩并发症的比较;根据孕妇年龄分为3组:18~29岁年龄组(A组,2656例)、30~34岁年龄组(B组,327例)和35~45岁年龄组(C组,115例),进行OGTT血糖和妊娠分娩并发症的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3个年龄组及所有孕妇OGTT3个时间点血糖值,分别得到一个预测概率绘制ROC曲线,以判断OGTT所测得的血糖对分娩结局的诊断效率。结果:(1)3098例孕妇所测OGTT的空腹、服糖后1小时和2小时的血糖值均经正态性检验(W检验)为非正态分布,各组数据描述用中位数M(P25,P75)表示。不良分娩结局组孕妇的OGTT 3个时间点的血糖值(mmol/L)分别为:4.58(4.33,4.87)、7.48(6.36,8.95)和 6.41(5.69,7.42),均高于分娩结局正常组:4.47(4.25,4.73)、7.05(5.93,8.12)和6.15(5.41,6.91),两组间不同时间点血糖值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Z值分别为-7.471,-7.801和-7.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GDM组孕妇的OGTT 3 个时间点的血糖值(mmol/L)分别为:5.10(4.69,5.31)、9.76(8.14,10.40)和7.73(6.56,8.78),均高于对照组:4.46(4.25,4.70)、6.96(5.89,7.97)和 6.10(5.41,6.81),采用Mann-WhitneyU检验,Z值分别为-21.057、-22.721和-19.2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3)GDM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分别为:7.0%(27/384)、13.3%(51/384)、3.1%(12/384)、4.7%(18/384)、10.4%(40/384)、29.9%(115/384)和 50.0%(192/384),均高于对照组:0.8%(21/2714)、7.8%(211/2714)、1.0%(27/2714)、1.2%(33/2714)、7.4%(200/2714)、8.9%(242/2714)和32.6(884/2714),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发生率,x2值分别为:86.354、13.177、9.265、25、040、4.371、145.940 和 45.0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4)A 组孕妇 OGTT3 个时间点血糖值(mmol/L)分别为:4.54(4.29,4.78)、7.32(6.16,8.11)和 6.28(5.6,6.84),B 组孕妇 OGTT 3 个时间点血糖值(mmol/L)分别为:4.73(4.49,4.91)、7.85(7.38,8.57)和 6.78(6.35,7.20),C 组孕妇 OGTT 3 个时间点血糖值(mmol/L)分别为:4.83(4.67,4.99)、8.53(7.82,8.97)和 7.34(6.66,7.87),3 个年龄组孕妇不同时间点 OGTT血糖值为:C组>B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采用Mann-WhtneyU检验,P值均<0.05)。(5)A组、B组和C组3个年龄组孕妇GDM发生率分别为:10.3%(273/2656)、22.6%(74/327)和32.2%(37/115),GDM发生率为C组>B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值均<0.05)。A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分别为:1.1%(30/2656)、8.3%(220/2656)、0.9%(26/2656)、1.2%(33/2656)、7.8%(206/2656)、10.6%(282/2656)和 31.6%(838/2656),B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分别为:2.8%(9/327)、6.7%(22/327)、2.8%(9/327)、6.7%(22/327)、7.0%(23/327)、14.5%(48/327)和50.5%(165/327).C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分别为:7.8%(9/115)、17.4%(20/115)、3.5%(4/115)、7.8%(9/115)、9.6%(11/115)、23.5%(27/115)和 63.5%(73/115),3 个年龄组孕妇的剖宫产、巨大儿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C>B>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值均<0.05);A组与B组孕妇的胎膜早破和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值均>0.05),C组孕妇的胎膜早破和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值均<0.05);B组与C组孕妇的早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值>0.05),B组与C组孕妇的早产发生率均高于A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龄组孕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值均>0.05)。(6)各年龄组(A组、B组和C组)内GDM组与对照组(非GDM)孕妇分娩方式及妊娠分娩并发症比较:A组中GDM组孕妇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两组孕妇产后出血、早产和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B组中GDM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胎儿窘迫和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两组孕妇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和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C组中GDM组孕妇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和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两组孕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和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7)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3个年龄组(A组、B组和C组)和所有孕妇OGTT 3个时间点血糖值得到预测概率,以此绘制出妊娠结局的ROC工作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2、0.665、0.865 和 0.611。结论:(1)妊娠期糖尿病高血糖水平与妊娠期多种并发症关系密切,不良分娩结局也随之增加,对孕期糖耐量异常者应积极干预以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2)GDM的发生率随孕妇年龄增加而增加,剖宫产、巨大儿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并发症发生率也随孕妇年龄增加而增加,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和早产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在高龄孕妇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要加强高龄产妇的产前检查和产时监护,减少并发症发生。(3)孕中期孕妇所做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简单易行,且OGTT血糖值对妊娠分娩结局有一定的预示作用,建议所有孕妇都能按照要求进行OGTT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