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15个植物种群为研究对象,以18%和8%植被盖度为对比,初步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种群的格局分布类型、格局规模、格局强度以及种群聚集原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1.短花针茅荒漠草原15个植物种群,18%盖度下,蒙古葱、木地肤和栉叶蒿种群的大、中、小丛是以聚集形式分布,小叶锦鸡儿大、中、小丛是以均匀形式分布;8%覆盖度下,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和栉叶蒿种群的大、中、小丛以聚集形式分布。从丛级的空间分布形式发现,大、中丛趋于均匀分布,小丛趋于聚集分布;从不同方向研究发现,4个方向两个盖度下,大丛植物种群在空间上的分布类型不同,而中小丛种群的分布类型基本一致。2. 5种优势种群格局规模研究,18%盖度下,5种植物种群在南北、东西和东南3个不同方向上都有一个规模存在;东北方向,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均有一个规模,而其余3个种群没有形成规模。8%盖度下,短花针茅在南北和东南方向各有一个规模,东西和东北方向没有形成规模;无芒隐子草在南北、东西和东南方向皆形成一级规模,东北方向形成两级规模;木地肤和银灰旋花仅在两个方向形成一级规模;而冷蒿在4个方向均不形成规模,且曲线呈下降趋势。3. 15个植物种群中,种群的聚集强度在不同盖度和丛级下明显不同。如18%盖度下,大丛中蒙古葱和木地肤聚集强度最高,而8%盖度下,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聚集强度最高。4.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银灰旋花、木地肤、栉叶蒿和冷蒿6种明显呈现聚集分布的植物种群,18%盖度下,当种群密度分别在4.7株/m~2、4.2株/m~2、0.5株/m~2、3.9株/m~2、2.8株/m~2和3.5株/m~2以下时,种群聚集主要是由外在的环境因子引起的,反之,则是由本身的聚集行为或环境因子综合作用引起;8%盖度下,当6个种群密度分别在3.3株/m~2、3.8株/m~2、2.2株/m~2、2.2株/m~2、2.7株/m~2和0.9株/m~2以下时,种群聚集主要是由外在的环境因子引起,反之,则是由本身的聚集行为或环境因子综合作用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