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自杀,即个体自愿或者蓄意地使用某种方式终结自我生命的行为,是全球范围内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5岁至29岁年龄层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就是自杀。医学专业的大学生正值该年龄层,不仅需要完成理论知识和医学技能的学业要求,还将面临残酷的就业竞争、紧张的医患矛盾等一系列社会环境的压力。他们心理发育程度还未成熟,应对困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可能形成潜在的自杀行为风险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相关工具来筛检自杀行为的高危群体,综合评价医学生的自杀行为规律,识别自杀行为风险的影响因素,侧重探讨相关因素间彼此影响的机制,为有效地降低医学生自杀行为,针对性提出自杀预防与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2研究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首先以便利抽样法抽取两所医学类高校,每个目标学校各抽取两个学院进行调查,再依据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在每层整群抽取目标班级,所抽取班级内的全体学生即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使用自填问卷的调查方式收集数据资料,访谈工具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状况(涉及被试者性别、年龄、年级、户籍类型、民族、身高、体重、学习成绩、睡眠状况、是否具有吸烟史和饮酒史、父母婚姻情况、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水平等),自杀行为风险测量(修订版自杀行为问卷)、心理学因素测量(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贝克绝望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幸福取向量表),应对方式测量(简易应对量表)四个部分。利用班会时间集中进行纸质版的问卷测试。被调查学生按照规范的指导语以匿名方式填写问卷,平均调查时间为20~30min;书写结束由负责的调查员检查无遗漏后统一收回、整理并编号。使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4.0和Amos 17.0软件完成对所获得数据的统计性分析,假设检验水准均为双侧α=0.05。计算各量表的Cronbach’s a和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系数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连续型变量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分类变量组间的概率估计使用χ2检验。以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计算有统计学显著性的变量对应比值比(OR)与其95%可信区间。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自杀行为风险与相关变量之间的效应强度。3结果对研究所采用的测量工具在目标人群中进行质量评价,绝大多数量表及其分量表的Cronbach’s α值和Spearman-Brown系数都在0.7以上,表明结构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幸福取向量表(OTH)、简易应对方式量表(BCS)的累积解释方差分别是52.072%、53.250%和57.942%,提示测量工具在总体方差解释方面较为理想。除DASS-21的部分题目外,其余题项的因子负荷都在原维度上,负荷均超过0.5,共同度也均在0.3以上,说明量表都有满意的结构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拟合指数都符合基本标准,具有较好的模型拟合效果。医学生中有一闪而过自杀想法的有706人(34.0%),至少有过一次自杀计划的有121人(5.8%),尝试过自杀的有24人(1.2%)。过去一年有过自杀想法的医学生有463人(22.3%),曾经告诉过他人打算自杀或可能去做的有252人(12.2%),认为存在将来尝试自杀可能性的有141人(6.8%)。本研究中修订版自杀行为问卷(SBQ-R)总分平均为4.86±2.47分,总分≥7分的高风险组有428人(20.6%),<7分的低风险组1 646人(79.4%)。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学习成绩、睡眠情况、饮酒史、父母婚姻情况、家庭经济水平、抑郁、焦虑、压力、绝望感、生命意义-追求感、生命意义-体验感、积极接纳、消极逃避、幸福取向-意义感与自杀行为风险相关(P<0.05)。调整变量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逐步分析发现不和睦的父母婚姻情况与自杀行为风险呈正相关(OR=2.113,95%CI:1.670~2.674)。心理量表中,抑郁(OR=1.101,95%CI:1.047~1.158)、压力(OR=1.046,95%CI:1.003~1.090)、绝望感(OR=1.023,95%CI:1.011~1.036)与自杀行为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应对方式中的消极逃避也与自杀行为风险呈显著正相关(OR=1.026,95%CI:1.004~1.049)。生命意义的追求感(OR=0.973,95%CI:0.948~0.999)和自杀行为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其余变量与自杀行为风险无统计学显著性关联。结构方程模型显示负性情绪是自杀行为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总作用(0.424)和直接作用(0.385)明显高于其他因素;消极逃避应对方式对自杀行为风险有直接作用(0.092),在模型中标准回归系数是0.092;生命意义感对自杀行为风险间接反向调节负性情绪的影响(间接作用为-0.126),在模型中与自杀行为风险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049;不和睦的父母婚姻情况与负性情绪存在正相关,与自杀行为风险有直接作用(0.140),在模型中标准回归系数是0.140。4结论(1)研究中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有稳定的信效度,在医学生中适用性良好。(2)医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尝试的发生率较高,自杀行为风险率较高。(3)医学生高自杀行为风险和抑郁、压力、绝望、消极逃避的应对方式、不和睦的父母婚姻情况呈正相关,追求生命意义感与高风险呈负相关。(4)医学生负性情绪、消极逃避的应对方式对自杀行为风险有直接作用,生命意义感、不和睦的父母婚姻情况通过负性情绪间接调节对自杀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