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注射成型机理的实验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ovedan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不断向精细微结构方向发展,符合新世纪产业化需求的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应运而生,微注塑工艺是微机电产品生产的主要方法之一。微注塑的关键在于性能优异的注塑机、精密的模具以及高效匹配的辅助系统。纵观微注塑技术的发展,机型的设计主要依赖于尺寸的缩小,虽然以此概念设计制造的微注塑机比常规注塑机更适合于微型制品的成型加工,但其精密螺杆、柱塞等零件的加工难度大,使用寿命有限;且现有微注塑机难以实现微型制品的一模多腔大批量生产,设备造价也十分昂贵。本文基于熔体微分原理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微型塑料产品生产装备:全电动微分注塑机,微分注塑机由注塑机台与微分成型系统两大部分构成。微分成型系统以熔体微分泵为核心,熔体微分泵由伺服电机直接驱动,主要完成聚合物熔体的分流、增压和计量作用,系统的注射量由伺服电机的转角进行控制。注塑机台主要完成聚合物粒料的预塑化,为微分成型系统输送聚合物熔体并提供足够的锁模力。本课题以全电动微分注塑机的研制为基础,开展微分注射成型机理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实验研究微分成型系统的出口压力稳定性,讨论了入口压力、注射转角、注射触发时间与出口压力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出口压力随着入口压力、注射转角的增大而增大,而与注射触发时间无关。研究结果揭示了微分注塑技术的工艺特性,为入口压力、注射转角、注射触发时间的合理设置提供理论依据。(2)实验研究微分成型系统的注射计量稳定性,讨论了不同熔体出料口、不同注射转角与系统出料量的相互关系。分析发现,出料的不均匀程度因注射转角的设定范围不同而有所差异,实验总结了微分注塑机可以获得最佳成型稳定性的注射转角设定范围。(3)借助正交试验法研究注射转角、注射压力、电机转速、热嘴温度等微分注塑工艺条件对微分注塑机计量稳定性影响的主次关系。结果表明,电机转速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热嘴温度的影响次之,注射转角对计量稳定性的影响最小。由此确定了最优化的加工条件,掌握了微分注塑加工条件设置的规律,可以更好地指导实际加工。(4)掌握微分注塑的工艺特性和成型规律后,设计微型齿轮、微型芯片结构的模具嵌件开展成型实验,以评价微分注塑机的成型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微型产品可以顺利成型,且外观质量、力学性能较好,产品的质量波动较小,成型效率较高。(5)运用Moldex3D模流分析软件开展数值模拟研究,观察微分注塑产品的注射充模过程,讨论注射充填条件、保压冷却条件对产品剪切应力、体积收缩率、翘曲变形量的影响,使微分注塑机的产品生产过程更加透明化,使微分注塑产品缺陷的解决、结构的优化更加合理。此外,还通过模拟分析方法掌握了微特征几何参量对注射充填率的影响规律,可以更好地指导微分注塑产品的微结构选型与结构设计。
其他文献
自媒体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反转新闻层出不穷。舆论指向的"戏剧化"反转消解了受众理性,受众情绪波动异常激烈,表现出多变性、非理性、群体化、极端化等特征。受众情绪化
介绍了管线钢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的原理、过程特征和参数控制,阐述了高的冷却速率和低的终冷温度、高温轧制技术、双相组织的控轧/控冷技术、超细晶粒的控轧/控冷技术等管线
<正> 1.《诗经》中有关西周农作物的记载:"……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对上述材料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夏、商、
研发网络边界拓展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聚焦于转型经济的后发企业研发网络组织、地理和知识边界拓展对创新能力追赶的影响这一核心研究问题,整合制度理论和知识基础观理论,
高性能防护材料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物资基础。据报道,我国国产防弹复合材料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据介绍,目前市场上通用的防护复合
对20余年来余姚市海塘加固技术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重点介绍了防冲、防渗、抗滑以及江道和海塘观测的一些做法及体会.
以复合淀粉(玉米淀粉和β-环糊精)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复合玉米淀粉微球。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差热分析等方法对
在不断严峻的发展状态之下,各类媒体纷纷进行节目的创新和改革,目标是获取更多经济效益,获取更多关注度,以提高媒体的权威性,从而打开自身媒体行业中的市场地位。但同当下发
自2006年开始,中国邮轮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上海拥有中国大陆硬件最优良的邮轮母港,游客接待量已经跃居全球前列。然而在港区功能配备、游客在港服务等方面,上海与
当前,稳增长为旅游业快速增长创造了新舞台,调结构为旅游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促改革为加快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同时,现阶段旅游发展方式与科学发展要求存在差距,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