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伦理与土地审美:利奥波德《沙乡年鉴》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123456789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乡年鉴》因“土地伦理”思想而闻名。利奥波德通过土地伦理提出人与自然共处土地共同体,他将伦理意识向土地扩展,并以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为标准判断人类行为的正误。利奥波德通过将“美丽”纳入伦理规范中,表达了与土地伦理相融合的土地审美思想,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新思路。学界对《沙乡年鉴》的研究集中于土地伦理的产生过程和思想基础,贝尔德·考利科特等人指出了利奥波德土地审美对如画美学的突破,却并未深入思考土地伦理与土地审美间的相互关系。本文通过分析《沙乡年鉴》中的沙乡自然景观描写与利奥波德在美国各地的考察旅行笔记指出,利奥波德在批判吉福特·平肖功利主义环境保护的语境中提出土地伦理,揭示土地的内在价值,尤其是审美价值,使土地的生态健康成为土地伦理和土地审美的标尺,使自然体验成为实现二者的途径。本文重在讨论土地伦理和土地美学的相互关系。第一章探讨《土地伦理》《像山一样思考》《伽维兰之歌》等篇目,认为利奥波德在对美国功利主义环境保护的批判与重构中,表达了土地伦理思想,说明只保护对人类有用的物种是一种短视。利奥波德借助“食物链”、“共同体”等生态学模型呈现土地共同体的内在价值,提出土地管理、土地使用要以土地整体健康为标准。第二章分析《保护主义美学》《绿色的牧场》《沼泽地的挽歌》等篇目中利奥波德在批判美国环境保护政策的语境中提出的土地美学观。利奥波德指出美国自然保护政策在如画美学的影响下将荒野改造为“如画的商品”。而他的土地审美一方面继承了如画美学的主观性与个体性,另一方面以多感官体验和自然科学知识揭示非风景之地的客观审美价值,预示了考利科特、卡尔松等人提出的以科学知识指导自然审美的环境审美观。第三章聚焦《荒野》《斧在手中》《红灯笼》等篇目中土地美学与土地伦理的融合。美国保护主义运动的问题在于其对自然工具价值的重视与其试图保护自然美的目的不相吻合。利奥波德的土地美学和土地伦理都以自然科学为指导,以土地的生态健康为标准,实现了自然审美与伦理责任的融合。此外,二者还融合于利奥波德的自然体验中,体现在他感知到自然内在美之后的情感变化和行为转变中,实现了罗尔斯顿提出的“审美向责任过渡”的思想。《沙乡年鉴》是利奥波德对环境保护的深入思考。在功利主义自然保护的语境中探究土地伦理与土地美学,有助于为之赋予更强的现实意义。利奥波德并非要放弃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与管理,而是试图以生态认知提升人类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认识,尤其是对自然审美价值的感知能力,以此鼓励人们以土地共同体的健康为标准进行环境保护。
其他文献
交往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交往范畴是在与生产、实践、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展开的。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对于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新广州知识城的目标是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先行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识经济高地、推动珠江三角洲产业转型的强大引擎、中国—东盟区域性创新中心和生态宜居的新城区,只有
数据可视化分析能够让人们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能让人们利用已有数据,科学、合理预测未知数据。基于Python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和机器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对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的认识逐渐加深。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促使了新时代人才的快速发展。高素质人才首先应有良好的心理素
<正>老年髋部骨折是指年龄>65岁的老年人股骨颈和粗隆间骨折,传统保守治疗,由于长期卧床,愈合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残率和致死率高,Lewis等[1]报道术后1年死亡率可高达30%。因
记者从《2017年辽宁省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辽宁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7年辽宁省新增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其中,盘锦大米、桓仁冰酒、红崖子花生、辽
论文以流行演唱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下流行演唱实际教学现状。发现"以诠释歌曲"为主要内容的授课方式,是一种将"声音"作为唯一标准来定位流行演唱的教学模式。笔者通过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版权输出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近几年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效,但与我国发展文化大国的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从目前我国在版权输出中的问
目的:探讨不同能量等级射频消融对半月板损伤的消融效应。方法:取新鲜猪膝关节30个,用记号笔标记内侧半月板体部中间一纵向长约1.5cm的实验区,用尖手术刀(#11)沿标记线切开半
“其山自麓至巅,皆为陶场。土人燃火炼器,弥夜皆明,值舂夜远眺之,荧荧然一鳌山也。”这是明代同官八景之一——“炉山不夜”的陈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