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建设项目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当中的“行”,一直以来以一个特殊的位置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三十年前,他们或求学,或打工,或为了经营生活,不计其数的中国人在铁路上迁徙,三十年后,在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可以基本解决衣食住行前三者的前提之下,对于“行”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在传统的绿皮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出行更快、更舒适、更便捷的要求时,高铁时代到来了作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交通工程的建设往往涉及项目投资数额巨大,建设项目时间跨度较长,建设环节众多。由于这样的特点,交通工程的建设项目已经成为职务犯罪易发、高发的重点领域。长期以来,国家对于大型建设项目采取的是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两种方法,这些传统建设项目的审计方法都属于事后审计的范畴,仅能够履行审计经济监督的职责,难以适应开展建设项目综合性、全面性审计的要求。建设项目审计的直接目标应该是节约工程建设成本和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而传统的事后审计的方法在达到上述审计目标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事后审计总是带有一种于事无补,木已成舟的感觉,不仅不能解决工程项目中的问题,反而因为是建设项目结束后才发现的,会给项目本身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可能会导致项目无法顺利完工。因此,当20世纪80年代跟踪审计开始出现在我国的审计领域时,就引起了我国众多学者的关注。虽然现在我国跟踪审计的发展只能算是在起步阶段,甚至业内对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研究还比较少,也没有针对跟踪审计专门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我国从21世纪初开始就尝试对于国家重大政策和措施、重大建设项目以及突发性公共事项等试行了全过程或阶段性的跟踪审计’:北京奥运会财务收支和奥运会场馆建设项目(2005年);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2009年)、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2009年)以及西气东输二线工程(2009年)。虽然此前我国并未对交通建设项目进行过跟踪审计,但是我国已经开始认识到跟踪审计的重要意义:我国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不仅仅是我国工程建设技术水平提高的表现,重要的是这些项目的实施都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各种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等,而且这些大型项目在实施工程中自身就容易出现问题,这些问题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很多都是无法挽回的,跟踪审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这些问题的发生。2009年对于京沪高铁建设项目所进行的跟踪审计是我国对于交通建设项目审计的重要实践。审计署早从2008年京沪高铁动工开始,就着手准备对其进行跟踪审计,先后进行了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三次阶段性的跟踪审计。鉴于京沪高铁本身对于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以及从试运行开始就发生多次事故的事实,其项目本身就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而审计署从项目开始就进行的跟踪审计是否及时地发现并披露了项目中的问题,是否积极地监督并督促工程建设方及时进行有效的整改等,也是人们所关心的话题。除此之外,跟踪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方式,有什么传统的审计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优点以及这种审计方式在建设项目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进行改善等也是值得关注的内容。本文分为五个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简要介绍了我国跟踪审计的发展情况;其次,在文献综述部分,阐述并总结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于跟踪审计的观点和看法,重点总结了我国对于跟踪审计在法律法规和应用方面的综述;然后,理论概述部分主要从跟踪审计的定义、特点、模式、应用、本质、目标等方面对跟踪审计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接下来采用案例分析法,对2009年开始进行的京沪高铁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详尽阐述了审计流程、内容、安排,客观总结了这次跟踪审计取得的成果和所出现的问题;最后,结合案例分析的结果,通过分析我国建设项目的普遍特点,得出了可以将跟踪审计这一新型审计方式推行到我国其他建设项目上应用的结论,并提出跟踪审计在建设项目审计上应用的完善建议。业内对于跟踪审计各方面的研究尚属少数,所研究的内容多数是围绕跟踪审计的定义、特点、职能、目标等内容,本文通过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跟踪审计推行到我国其他建设项目中去应用,这个选题新颖在此,但同时也造成了参考文献较少、理论基础不扎实等弊端,所以本文对跟踪审计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对于跟踪审计的分析还存在浮于表面、不够成熟的现象,需要以后继续的学习和研究,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