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视损失厌恶最初用于解释股权溢价之谜,后来被泛化为单一决策/重复决策范式下差异性投资行为的解释。重复决策或整合决策条件下的投资金额或者接收赌博的人数比例多于单一决策条件下的投资金额或者接收赌博的人数比例被解释为短视损失厌恶,反之被解释为逆短视损失厌恶。有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提出短视前景理论。但这里有诸多疑问:第一,逆短视行为存在吗?前人的研究显示逆短视在p=0.1显著;第二,用于解释股权溢价之谜的短视损失厌恶可以用于解释单一决策/重复决策范式下的短视投资行为吗;第三,短视前景理论对短视和逆短视的投资行为的预测效力如何?前人有限的研究体现短视前景理论对逆短视的预测力较弱,对短视行为有一定的预测力,而且前人采用的彩票多局限于个别风险状况;第四,如果短视前景理论的解释效力有限,是否存在一个更合适的理论能够对短视和逆短视行为作出有效的解释预测呢。本文参照前人的研究范式,研究一根据期望理论和前景理论设置了多种风险状况以探索逆短视和短视行为的理论解释,研究二根据齐当别理论结合投资任务和判断选择任务以探索个体的投资决策是否基于有限的维度作维度间和维度内的齐同和权衡。结论:第一,前人研究认为在p=0.1存在逆短视的彩票在本研究中无法得到验证,但是投资逆短视仍然是存在的,受到个体评估模式(更关注概率还是更关注回报)和风险状况的影响;第二,单一决策与整合决策之间的差异性投资行为不能解释为短视性的损失厌恶,损失厌恶程度与差异性的投资行为不存在相关;第三,短视前景理论的预测与实验室结果并不能很好匹配,短视前景理论的解释预测效力受质疑;第四,齐当别理论对单一决策和整合决策两种条件下差异性投资行为的解释预测效力体现在个体确实对概率维度内部、回报维度内部以及两种维度间的差异做评估,评估结果能显著预测两种决策条件下的投资金额,以及两种决策条件下投资金额的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