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过程的核心内容,其背后必然需要产业的支撑。在世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没有考虑到自身特殊初始条件的制约,在实践中城镇化进程缺乏产业的强有力支撑,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民族地区城镇化作为贵州省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其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和贵州的平均水平。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滞后,不仅阻碍着自身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极可能被黔中地区“边缘化”,而且也阻碍着贵州省城镇化进程。鉴于民族地区工业基础薄弱,有必要研究如何提升城镇化的产业支撑问题。时至今日,对贵州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贵阳为核心的黔中地区,而对民族地区的研究仍很少。围绕着黔中地区城镇化研究提出了贵阳城市圈、黔中城市群、大中城市带动战略等,这些研究更多地将民族地区这样的工业基础薄弱地区排斥在研究之外,而恰恰这些地区正是最需要深入研究的。基于这一思路,本文将贵州城镇化研究重心移到边缘地区,即重点研究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及政策。主要运用了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理论,同时也利用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力求研究结果与实际更为接近。在研究城镇化模式及政策时,进行文献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证研究方法。同时,对民族地区城乡进行一定范围的调研,较为全面地调查、了解、搜集所需要的资料,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而提出贵州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以城镇化和产业发展规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动力及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两种非均衡发展模式作为理论基础,对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沿革、现状进行审视,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城市产业的容量,不利于农业人口的非农就业,减缓了城镇化进程。在对城镇化与产业支撑关系上,本文侧重于城镇化驱动力的分析,选取测度指标并运用纵向比较、时间序列回归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实证方法对相关性和协调性进行综合审视,并遴选出妨碍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因素。最后,本文提出民族地区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互动协调的目标设想、实现目标的途径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城镇化发展滞后;城镇结构体系不合理;农业弱质性与城镇化发展缺乏剩余产品保证;产业基础薄弱和城镇化驱动力不足以及要素流失等。目前,民族地区内部城镇化发展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不平衡性在不断缩小。民族地区仍然是工业基础薄弱地区,工业对城镇化的带动力明显不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工业体系,封闭性强,缺乏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当由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后,民族地区的工业发展就陷入了困境。进入21世纪后,工业比重上升慢的重要原因是政府认识的偏差,导致工业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城镇化也就缺乏深厚的物质基础。根据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结果,民族地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并未实现理想状态下的良性互动。在时间序列上两者没有体现出密切的联系和默契的配合,相反,两者之间显现出的是彼此的脱离甚至是背离。根据灰色关联分析发现,约束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因素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其次是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人均GDP。而约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