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技术变革的趋势下,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日趋动荡复杂,技术更新的步伐不断加快,使得如何通过整合企业资源来应对环境,实现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变得更加迫切。鉴于此,Teece(1994)首先提出了“动态能力”这一概念。原先学术界对于动态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些大型企业之上,但随着经济不断趋于开放,以及信息技术及自动化科技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因此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中小企业的动态能力问题,这也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趋势。学术界认可动态能力可以提高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但动态能力在多大程度上能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那么不同条件下,动态能力对于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实施效果有何不同呢?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开放度的高低,即与外部企业之间合作程度的高低及联系的广泛程度,将直接影响动态能力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高低。因此我们将开放度看作是动态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重要调节变量。开放度越高的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对于其创新绩效的正效应就越明显。这种研究方式为解决中小企业在创新实践中的难题提供了重要借鉴。鉴于此,本研究在研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研究变量之间作用机制进行归纳,并最终提出了以开放度为调节变量影响动态能力对于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作用的理论模型。在提出假设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数据搜集,最后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信度、效度、相关性及回归分析,对本文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最终归纳为下列结论:(1)运用实证方法验证了动态能力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显著正向影响,因此中小企业想要提升创新绩效,必须培养有效的动态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提供强大动力。(2)验证了开放度对于动态能力和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部分调节作用,开放广度对于两者的调节作用得到全部验证,而开放深度中只有资源重构能力对两者具有调节作用,这些结论,将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实践提供有益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