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肢体的严重损伤所致的复合组织缺损是临床经常碰到的情况,修复十分困难,可能导致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甚至不得不截肢,按临床需要构建一个与缺损组织相类似的复合组织以修复此类复合组织缺损是须解决的课题。预构皮瓣及预构复合组织瓣作为外科领域中一个新技术,经多年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已发展成为对这类损伤进行修复的可选择的方法。本课题的意图是设计预构复合组织瓣动物模型,并探讨影响其血管新生及皮瓣存活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修复肢体组织缺损提供一个较好的修复方法。材料和方法:实验用wistar大鼠,共4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制成以股动静脉股神经缝匠肌及周围深筋膜组织为蒂的腹部复合组织瓣,实验组组织瓣下置入b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胶(含bFGF 10μg),对照组组织瓣下置入裸生物蛋白胶。2周后形成以植入血管为蒂的岛状复合组织瓣,原位缝合。术后1周观察如下指标:1.组织瓣成活观察:观察组织瓣成活情况并测量组织瓣成活范围,用透明纸描绘出成活区域(用50格纸)计算成活面积及成活率。2.龙胆紫灌注,肉眼及显微镜镜下观察组织瓣的着色情况。3.组织学检查:常规HE染色,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结果:1、所有大鼠术后均成活,无严重感染或死亡,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一例植入血管和组织瓣脱落,其余均预构成功。2、预构组织瓣成活率比较,血管束植入术后2周,将组织瓣掀起,仅留血管束与组织瓣相连。再将组织瓣原位缝合,1周后观察,两组组织瓣成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bFGF可有效提高组织瓣的存活率。3、龙胆紫灌注,岛状瓣形成后第2周,股动脉插管行组织瓣龙胆紫灌注,灌注模型见:预构组织瓣内靠近血管束的小动脉和血管束周围的细小血管网迅速着色,自血管束远中段即近植入区域段发出的细小动脉首先着色,其所属细小分支和毛细血管网着色成片,所掀起的预构组织瓣范围中血管分布形态呈以血管束为轴、远中段分支较丰富的树形。4、组织学观察,见实验组血管数量较多,微血管密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本实验证实了预构带血管神经的复合组织瓣的可行性,而且证明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技术可加快血管生长速度,有效改善组织瓣的血供和成活率,从而为修复肢体复合组织缺损提供一个较好的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