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长期以来为学者所关注的乾隆初期的粮政问题,要予一个全面的评价并非易事。乾隆朝前三年是乾隆朝前十三年仓粮储存不断增加过程最为关键的开始,决策阶段。本文使用第一历史档案馆原始的朱批、录副、户科题本,对这一时期的朝廷文书往来进行整理,勾勒出乾隆初期粮政最开始几年的演变过程。 高宗通过乾隆二年的直隶旱灾的备灾经验,意识到粮储粮备灾的重要性,开始考虑全国性增贮粮食。粮食籴粜之弊却是一长久难以解决的难题,早先大学士方苞提出“邻封采买”之法,未得实效;河南巡扰富德针对仓粮粜卖的流弊,将其与保甲制度相联系。 高宗收到一份对县衙粮食籴粜之弊的详细论述的上书,深为震动,密下御旨,要求各省督抚商议革除之法。各省督抚直陈想法,意见各异,却没有切实有效的措施。 高宗初政,有着“回向三代”的宏伟目标,养民是其中最为重要一环。即便清楚粮食籴粜的流弊,积贮粮食的想法却一直没有动摇,为了充实仓储而又避免籴粜之弊,开始新的尝试——捐监纳谷。各省督扰详细奏报了具体实行办法。这是乾隆初期关于粮食增贮的第二个重要决策出台,乾隆朝仓储增贮的行动全面开始。 高宗初政,怀着“养民”的目标,对粮政进行一次又一次努力,努力完成不可完成的任务,其决心和努力值得肯定。 本文亦讨论粮政决策最初发端三年里,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决策运作过程。地方督抚拥有的变通权力、各类反对意见的直陈、重大问题的会议商讨模式等,以这些为特征的传统政治生态,有其自身特点和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