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经内镜结肠息肉电切治疗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生理、及神经内分泌应激指标的变化,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对微创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及积极作用,明确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及影响干预效果的相关因素。同时对在护理干预中如何协助患者建立适度有效的应对方式以及应激健康教育的内容、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方法:将63名研究对象随机分入对照组及实验组,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自评抑郁量表》(SDS)、及《医学应对方式》(MCMQ)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心理应激评估。同时通过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及《经内镜息肉电切患者疾病知识、心理、社会支持调查表》,获得基线资料,制定了一系列护理心理及行为干预措施,干预组按计划落实,对照组为常规口头宣教。就入院当日及手术日晨两个不同时间段对两组研究对象分别测试心理应激指标(S-AI、SDS、MCMQ),生理应激指标(心率及收缩压),神经内分泌应激指标(血皮质醇、促肾上腺激素)的变化,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在护理干预前后应激指标的变化(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影响应激强度和护理干预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以明确护理干预在内镜治疗患者应激反应中的积极作用。结果:1.内镜治疗的患者存在较强的心理应激反应:准备行内镜治疗的患者在入院日其状态性焦虑、抑郁等应激评估分值已超出我国成人常模。2.随着治疗时间的临近,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日晨各项应激指标与入院初水平有显著差异。3.不同时间段,两组各项应激指标的变化(差值)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护理干预的落实可降低内镜治疗患者的应激水平。4.入院初焦虑水平与其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入院初患者的焦虑水平在有无内镜手术经历、医疗费用支付形式、文化程度、特质性焦虑水平高低、医学应对方式中的“面对”及“回避”分值高低上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有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抑郁、面对、特质性焦虑与状态性焦虑水平具有线性关系。5.干预效果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显示:“面对”与干预效果呈正相关,特质性焦虑水平越高干预效果越差。结论1.接受内镜治疗的患者虽然避免了开腹手术的重创,但因环境的改变及治疗、手术风险的存在仍不可避免的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其中心理应激占主导地位,其心理、生理、神经内分泌应激指标的变化互为因果。2.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内镜治疗患者的应激反应强度,调整并扭转患者的应对方式,使内镜治疗的应激反应向着有利于患者创伤修复的方向发展。3.应激的评估以及护理干预的方式及措施的落实要充分考虑特质性焦虑、文化程度、家庭社会的支持、医学应对方式等相关因素的差异,从而保证护理干预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