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早期肾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已成为治疗早期肾癌的“金标准”。进入腹腔镜时代后其技术要求和操作复杂度均大幅提升,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中肿瘤切除及肾脏创面缝合的时间都依赖泌尿外科医生的腹腔镜熟练程度,仍较难普及。而微波消融辅助下肾部分切除术(LMWAA-PN)利用微波的热凝效应,能在不阻断肾蒂情况下实现肿瘤细胞的原位灭活并结合NSS完整切除肿瘤,是一种近年来新发展的“零缺血”手术,有效避免了肾脏的热缺血损伤。由于目前国内外相关报道较少,对患者适应症的选择和消融参数的设置尚无统一标准。故本文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在肿瘤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术后肾功能恢复等方面对LMWAA-PN与LPN进行对比,力求为今后LMWAA-PN的进一步开展以及如何更好的保护患者肾功能,降低患者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以及与此相关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提供实践依据。材料与方法: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肾脏肿瘤数据库及仁济医院病案病史查询系统,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到2014年10月在仁济医院东院行LPN(236例)和LMWAA-PN(89例)的患者,纳入的分析因素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BMI、主诉、术前ASA评分及Charlson合并症指数、术前e GFR)、肿瘤特征(最大径、R.E.N.A.L.评分、术后病理类型和Fuhrman分级)、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微波消融时间、术中热缺血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百分比)和术后随访指标(住院天数、并发症、末次e GFR、肿瘤局部复发转移情况)等。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将两组患者作1:1匹配,匹配后比较LMWAA-PN与LPN在上述各方面的差异。同时利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LMWAA-PN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的相关因素(p<0.05)。结果: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均衡两组患者间自身基本情况的差异后,共有17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BMI、术前ASA评分及Charlson合并症指数、术前e GFR、肿瘤R.E.N.A.L.评分和最大径等术前指标均无显著差异。LMWAA-PN组在平均手术时间(71.01±33.36min vs 105.06±36.52min,P<0.01)、术中估计出血量(66.91±92.16ml vs 106.40±99.49ml,P=0.007)、手术前后△HB(%)(8.25±7.19%vs 14.71±7.36%,P=0.009)以及术后住院天数(3.10±1.24天vs 5.04±1.85天,p<0.001)均明显短于LPN组。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8.99%vs 14.61%,p=0.281)。但两组患者的术后肾功能下降百分比△e GFR%存在显著差别(5.61±12.39%vs 12.42±9.77%,P=0.043)。两组患者术后病理分类无显著差异(p=0.356),除LMWAA-PN组一例患者因术后病理提示:间叶源性肿瘤,倾向脂肪源性恶性肿瘤,于术后9月发现局部复发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外,余患者均未发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根据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在单因素相关性分析中与△e GFR%相关的变量:肿瘤的R.E.N.A.L评分、手术时间及肿瘤的病理分型这三个变量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与△e GFR%相关性不显著(p>0.05);仅剩余患者的年龄(p=0.008)和术前e GFR值(p=0.001)是△e GFR%的影响因素,其余指标均非影响LMWAA-PN术后肾功能的恢复的相关因素。结论:在早期肾癌的治疗中,LMWAA-PN的手术安全性与肿瘤控制的有效性与传统LPN相当,但在手术相关指标、难易程度及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上,LMWAA-PN更有优势。患者的年龄和术前e GFR值会影响LMWAA-PN术后肾功能的恢复。在对较大和更复杂的肿瘤治疗时,LMWAA-P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