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未冻水含量的低场核磁共振试验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mi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冻土分布广泛,性质复杂,而且大量的环境地质灾害都与冻土有关。随着国家经济向中西部推进,广阔的冻土区的工程建设日益频繁,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多冻土工程问题。尤其在修建公路、铁路、建筑物等工程时,常常伴随着冻胀、融沉、翻浆、盐胀等冻土问题,严重制约着冻土区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人工冻结法由于其在增强地层土体强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势,使得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由煤矿立井施工发展到采矿、隧道、地铁、基坑处理等岩土工程领域。然而,此种施工方法对冻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控制要求较高,冻结施工过程中也常常出现冻胀融沉现象。由此可见,冻土的开发和利用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开展冻土的实验研究对推动冻土的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测试水分含量与孔隙水分布方面的应用,通过控制对冻土中未冻水含量影响因素参数,来研究不同土质、干密度、初始含水率、离子浓度对未冻水含量影响以及变化规律,并且对冻结和融化过程中孔隙水分布进行了测试研究。本研究不仅考虑理论上的严密性及一致性,同时还为核磁共振技术在岩土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借鉴性的操作方法和分析思路。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介绍了冻土工程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分析引出影响冻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关键因素:未冻水。然后列举不同的测试未冻水含量的方法并且分析其的优缺点,确定本次实验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冻土中未冻水含量进行研究和分析。  (2)针对低场核磁共振测试方法,分析了其测试原理及其横向弛豫时间T2,然后采用NMR技术测定并研究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影响未冻水含量的主要因素(温度、土质、干密度、初始含水率和离子浓度)对未冻水含量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  (3)与高场核磁共振仪器主要用于化学结构分析不同,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是相对宏观的核磁共振研究仪器,其主要根据试样内部水的相态和分布的情况,来反映出岩土介质内部孔隙结构的分布特征。本文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该测试特点,分析冻结和融化过程中孔隙水分布的特点以及孔隙水冻结和融化顺序,T2时间曲线直观展现土体冻融过程中孔隙水演变规律。  (4)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冻融特征曲线出现了滞后现象。本文归纳梳理了国内外对滞后现象的研究现状,根据本次测试的冻融特征曲线,提出过冷现象和毛细管接触面是引起冻融滞后的原因。关于滞后的详细微观机理解释,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其他文献
该文在论述了建筑结构隔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之后,针对在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隔震效果与罕遇水平地震作用下最大侧移限值之间的矛盾,提出了铅芯夹层橡胶
该文通过5片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或灌芯柱加固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碳纤维布宽度等因素对砌块墙体抗剪能力和变形能力的影响和作
对服役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可靠性评估,不仅可以揭示潜在危险,及时作出维修或拆除决策,而且可以使服役桥梁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从而防患于未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结构施工期事
学位
活性炭运用于给水处理有悠久的历史,该文阐述了以粉末活性炭(PAC)为处理介质,采用静态吸附试验和模拟静态吸附试验,优选适合长江原水的粉末活性炭炭种、粉末活性炭最佳投加工艺
活性粉末混凝土,是20世纪开发出的超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体积稳定性良好的新型材料,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掺入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RPC的抗Cl-渗透性能进
该文提出在隔震层设置粘滞阻尼器,不但能提供较大的阻尼力,而且不增加隔震层的水平刚度,可提高隔震效果和大震下隔震层的安全性,并能有效地约束隔震层的扭转效应.该文基于橡
该文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管壁的局部屈曲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将内部混凝土视为弹性体,从弹性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它随着钢管壁屈曲时的变形而变形
混凝土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人造工程结构材料,随着建筑技术和材料技术的进步,混凝土向高强、高性能发展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
该文选用国内的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软件-SuperMap与VB编程语言相结合,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对排水管网系统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和分析.数据管理模块主要完成排水管网GIS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