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研究了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MsNPV)在细胞系中离体培养的特性。不同细胞系对MsNPV的敏感性不同。NEAU-Ms-7311是支持MsNPV复制的较适细胞系。 MsNPV在Ms-7311细胞系中的生长曲线测定表明:在病毒接种后0~20小时为细胞吸收MsNPV-NOV阶段,20h时吸收达到最大值,胞外MsNPV-NOV的病毒滴度达到最小值为2.41×103TCID50/mL;20~48h这一阶段毒力滴度增幅最大,由2.41×103TCID50/mL迅速增至2.00×103TCID50/mL;48~168h病毒粒子增殖缓慢:144h胞外MsNPV-NOV病毒滴度达到最大值为2.57×106TCID50/mL;168h后胞外MsNPV-NOV病毒滴度急剧降低,其病毒滴度为7.89×104TCID50/mL。 MsNPV毒源以0.5TCID50/cell量接种到NEAU-Ms-7311细胞后,经未稀释连续传代15次。第一代至第五代病毒滴度提高,第五代时MsNPV病毒滴度达到最大值3.37×100TCID50/mL。但在第五代之后病毒滴度表现出下降趋势,最低降至5.57×103TCID50/mL。细胞感染率以第二代病毒最高可达57.89%,从总的趋势来看感染率是逐步下降的。在连续传代培养中多角体的产量和毒力变化明显,第一代平均每个细胞可产12.35个PIB,而在第六代则仅产5.99个PIB,用不同代多角体处理粘虫初孵幼虫,生物测定表明,七代之前离体复制的MsNPV毒力比较稳定,幼虫死亡率保持在67.27%~63.05%之间,从第七代开始迅速下降,到第十五代时只有21.82%。 利用空斑技术对离体增殖的第3、5、8、13、15代病毒分别进行纯化克隆,共获得26株克隆株。生物测定表明:来源于第三代病毒中只有C4、C9克隆株对初孵粘虫的校正死亡率为77.21%、70.20%,均高于第三代病毒和野生株(68.57%,66.72%),来源于第5、8、13、15代病毒克隆株毒力均低于野生株的毒力,获得两个毒力高的克隆株C4、C9。 测定了克隆株C4、C9的离体培养特性,结果表明,C4、C9的TCID50/mL分别为1.79×106、1.38×106;C4的细胞感染率与多角体产量分别为58.32%和14.92PIBs/cell,C9的感染率和多角体产量为54.43%和13.56PIBs/cell。 对C4、C9克隆株、F3、野生株病毒以粘虫初孵幼虫为试虫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它们的LC50分别为1.16×104PIBs/mL、1.04×104PIBs/mL、1.52×105PIBs/mL、1.17×104PIBs/mL。C4、C9克隆株的LC50低于野生株和F3病毒,由毒力回归方程知粘虫初孵幼虫对C4、C9克隆株的敏感性低于野生株MsNPV。但是可以说明MsNPV在Ms-7311细胞系中利用空斑技术能够获得高毒力克隆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