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水处理采用超滤膜分离技术作为原水处理的独立工艺在进入90年代后,受到越
来越多从事水处理工作的专家学者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在超滤膜分离技术上
研究成果的回顾,针对地表水源超滤过程的水力学和污染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首次
提出了根据地表原水在超滤过程中“复合滤饼层”阻力特点,采用试验数据模拟过程
参数的方法,建立原水超滤过程的数学模型;并从配位化学角度探讨了长期膜污染的
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1.超滤膜分离地表原水过程的特点是“复合滤饼型”过滤。膜面“复合滤饼层”
主要由悬浮固体和胶体杂质以及溶解性大分子有机物组成。超滤膜对悬浮颗粒和胶体
杂质的截留性能优异,对溶解性有机物的截留率较低。
2.无机陶瓷膜采用错流运行方式,容易造成原水中细小颗粒在膜面优先沉积现象、
较快形成膜孔堵塞,引起透水通量的衰减率较大。作者认为,提供必要的反向脉冲水
流将沉积杂质托起,并在每一个微孔附近形成瞬时涡流,强化错流对膜表面的清扫作
用对于稳定透水通量是十分关键的。
3.根据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采用“静态定体积透水通量试验”方法获得不同
水质条件下超滤过程的阻力特性数据。本项研究采用一组PAN50000超滤膜试验数据,
建立PAN50000超滤膜分离黄浦江原水的数学模型如下:
(化学式略)
通过对PAN50000超滤膜分离原水实测值拟合检验,拟合误差≤5%。
4.本项研究提出建模的方法具有试验简单易操作、模型使用的水质参数容易测定
(浊度和DOC)、适用于超滤膜分离原水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和自动化控制等几个特点。
5.根据测定结果,无机物质尤其是高价阳离子的元素,如:Al、Si、Ca、Fe等是
有机高分子超滤膜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不同超滤膜,表面的高价阳离子的分布
也不同;但是陶瓷膜表面测出的无机污染元素极少。影响无机元素在膜面分布的因素
并不一定是原水中的元素含量,而是膜表面的化学性质决定了这些无机元素的分布特
性。
6.根据分步化学清洗结果,对于不同超滤膜分离原水的过程,形成膜污染的成分
中有机物占有较大比率,尤其对陶瓷膜的表面污染。
v7.从配位化学的角度,超滤膜表面与原水中腐植酸类有机物通过高价阳离子作为
配位核心的“桥联”作用结合,可以解释有机高分子超滤膜的主要有机物污染致因;
而对于陶瓷膜的有机物污染等,则主要以表面的沉积和吸附为主,长期污染的程度与
表面的粗糙度相关性较大。
8.根据研究结果,作者提出控制超滤膜长期污染的措施:选用亲水性强的超滤膜;
采用适当预处理尽量去除有机物;强化常规水力清洗;控制操作参数;定期化学清洗。
关键词: 超滤膜, 地表原水, 模型, 膜污染, 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