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航空母舰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shuiwei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批评话语分析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辛斌,2008)。批评话语分析特别关注两个非文学领域:一是大众语篇和官方话语,二是个人话语。前者源自官方,通常可以直接塑造社会意识,普通百姓被动接受;后者来自个人,人们通常习以为常,从而忽略其中意识形态(辛斌,2002)。批评语言学家着重研究隐藏在语篇中那些不易察觉的意识形态。他们虽有将新闻语篇作为批评分析语料,但大多局限于政治新闻和社会新闻。对于军事新闻特别是有关航空母舰的报道研究甚少。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主要理论框架,以《中国日报》,《纽约时报》和《BBC》三家媒体对于2012年9月25日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这同一事件的三篇报道为语料,运用及物性,情态和词汇选择为分析工具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三家媒体在语言特点上的不同之处,并进一步揭示了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  语言不是一种中立的媒介,它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一种表达意识形态的手段。本文语料分析的结果显示对于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这同一事件的报道,《中国日报》,《纽约时报》和《BBC》三家媒体在立场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日报》主要围绕首艘航空母舰的重大意义及其未来发展和其防御作用进行报道,其态度是积极的;而《纽约时报》和《BBC》明显对中国航空母舰存在偏见和歧视,其态度是消极的。因而《中国日报》在“动作者”,“说话者”和“载体”的选择方面主要集中在中国、中国航母、中国高层领导和中国专家;《纽约时报》和《BBC》的选择包括日本、越南和外国专家,从而引入一些带有明显偏见的因素。《中国日报》在报道过程中选用了具有褒义的词汇,而《纽约时报》和《BBC》则大量运用了具有贬义的词汇。另外两者都暗示对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壮大表示担忧。因此中国应快速发展航空母舰的高端技术,同时在国际上广泛宣传其航空母舰防御的目的,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本文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扩展了批判话语分析在军事新闻的运用。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新闻和社会新闻,对于看似中立的军事新闻特别是航空母舰的报道分析很少问津。本研究意义在于帮助广大外语学习者和爱好者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其批评性阅读的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序号培训班名称培训对象开班月份 时间 /天·期- 1办班期数1AspenPlus初级工程技术人员 3、6、95 32AspenPlus高级″ 4、6、95 33AspenDynamics&AspenCustomModeler ″ 4、65 24PolymerPlus初级 ″ 6、95 25Po No. Name of Training Course T
我们这一代不会面临能源枯竭的问题,所以许多人不关心它。但新一代就不同了,他们也许生来就面临着解决水、食物和能源短缺的问题。我们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做到聪明地使用
介绍了乙烯三聚制1-己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并对我国1-己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以摄影艺术作为纽带,加强海峡两岸摄影交流,共同为推动海峡两岸和平发展,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交往和文化艺术交流。“海峡影艺杂志社”特举办首届“海峡影艺杯”全国年度十杰摄
Polar climate systems have experienced a number of dramatic changes(Wang et al.,2017;Turner et al.,2016;Gordon,2014;Rignot et al.,2013;Meier et al.,2012;Kwok and Rothrock,2009;Thompson and Solomon,200
期刊